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5的文章

《何謂當代?》, from《Nudities》 p.10-19, written by Giorgio Agamben

圖片
《何謂當代?》, from《Nudities》 p.10-19, written by Giorgio Agamben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Nudities》,版權歸屬:©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翻譯文本 : 《當代展演》 / 本網誌所載的文章僅為轉載目的,原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發佈機構所有。我們僅作為資訊備份,並不擁有該篇文章的版權。轉載內容不代表我們的立場,也不對其內容的準確性負責。若需原文的完整權利或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聯絡原發佈機構或作者。 / 資訊提供:陳亦婕 /附圖:《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何謂當代?(what is the Contemporary?) 喬治.阿岡本(Giorgio Agamben) 01 在這門課(註1)開始之前,我想先提出一個問題:「我們與何人、何物同屬當代?而在此之前要釐清的是,同屬一個時代是為何意?」在這門課堂上,我們會閱讀一些文本,這些文本的作者有的與我們相距數百年,有的陰我們不遠,或離我們很近。無論如何,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以某種方式與這些文本「成為同一時代」。這門課所說的「時代」是「同時代」,我們必須與我們探討的文本及其作者成為同一時代。因此這門課的定位與結果取決於它——以及我們——是否符合此一要求。 最早為我們思索上述問題提供初步指引的人是尼采(Nietzsche)。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整理尼采的法蘭西學院講座筆記,簡扼概述如下:「當代即不合時宜」。研究希臘文本的年輕語言學者尼采於1872年出版《悲劇的誕生》,一夕成名,1874年出版的《不合時宜的沉思》則試圖研究自身所處的時代,對當下表態。「做此沉思本身就是不合時宜」,他在第二章開頭如是寫道,「因為這麼做,形同將這個時代引以為傲的,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歷史文化,理解為一種惡、一種不合時宜和一種匱乏:因為我認為我們都被歷史狂熱所吞噬,我們至少應該對這一點有所意識。」(註2)換句話說,尼采是從斷裂和脫節的角度切入論述他的「時宜性」(attualita)主張,以及與當下相對應的「當代性」。真正屬於自身所處的時代,真正的當代人是既不與時代完美契合,也不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換言之,他是不合時宜的。然而正因為如此,正是透過這種偏離與不合時宜,當代人比其他人更能夠感知並理解他所在的時代。 想當然耳,這個不契合(non-coinciden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