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室內風景論-3(indoor landscape-3)》, from《現代住宅研究 Contemporary House Studies 》 p.120-129, written by 西澤大良

圖片
《室內風景論-3(indoor landscape-3)》, from《現代住宅研究 Contemporary House Studies 》 p.120-129, written by 西澤大良 (版權聲明:本翻譯作品是基於《現代住宅研究 Contemporary House Studies》的翻譯,原書版權歸LIXIL/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附圖:《地。-關於地球的運動-》預告PV) 室內風景論-3 以《室內風景-1》、《室內風景-2》的討論為前提,讓我們看看一些案例。 1|形狀 「雲杉之家」(もみの木の家,舊足立別邸, Antonin Raymond, 1966)位於輕井澤的斜坡上,是一座平房風格的山莊,建築的平面設計繞過了現有的三棵巨大的松樹,形成了一個彎曲的平面。但是這座建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外觀,換句話說就是作為風景的外觀非常壯觀。在廣闊的森林斜坡上,這座房屋蔓延開來,旁邊巨大的松樹直挺挺地聳立著。這棵被冠以標題的松樹,根部直徑接近三米,像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般矗立在上空。隨著山莊向水平方向延伸,向上方的森林敞開,形成了一個與樹木有著不同規則的物體。這樣的景象,尺度差異顯著,方向性、輪廓和密度都彼此異質,不僅僅是一種「自然與建築」的對話,甚至讓人聯想到怪獸屹立在人群中的光景。而且仔細觀察,這種異質性在細節上更是顯著。例如,在建築物輪廓的上緣,一排排齊整的原木反射著光芒,這與樹木或巨木的末端形狀截然不同。同樣地,在下端,一排排平均分布的石頭將整個建築與地面隔開,這也與地面與樹木接觸的形狀完全不同。 這些細節的差異,以及前述的尺度、輪廓、數量、方向等的差異,概括來說,都是廣義上的形狀與形象的差異。也就是說,某個形狀比其他形狀大或小、縱向或橫向、數量多或少、細節密度如何,這些都是作為一種顯現出來的示差性與相同性的廣義形狀。「廣義」在此並非指與狹義的形態相對立,而是指包含狹義在內的所有事物,並將這些事物當作形狀來觀察,更進一步地,甚至將事物的變化與事件也視為形狀來把握。無論何種變化或事件,在風景中都作為形狀的變化呈現出來,而這也意味著,對風景的處理必然是一種形狀的發明(而非狹義形態的發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創造新的形狀對於以意義來理解建築的立場來

《室內風景論-2(indoor landscape-2)》, from《現代住宅研究 Contemporary House Studies 》 p.112-119, written by 西澤大良

圖片
《室內風景論-2(indoor landscape-2)》, from《現代住宅研究 Contemporary House Studies 》 p.112-119, written by 西澤大良 (版權聲明:本翻譯作品是基於《現代住宅研究 Contemporary House Studies》的翻譯,原書版權歸LIXIL/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附圖:《地。-關於地球的運動-》預告PV) 室內風景論-2 要素與風景 重新思考後,我們可以發現,不僅在一室公寓還是1LDK的設計中,風景與室內風景的形式化可以透過特定的方式來追求。然而,傳統上,建築中的形式問題大多被視為立面的構成技術(廣義的立面,包括立面、平面圖及展開圖)的問題。因此,除了立面以外,對於其他對象,如室內風景等的形式化可能性探討的案例極為罕見。然而,將風景作為一個單位來處理,正是在探索其形式化的可能性,換句話說,這是發明形式化的另一種用法。當某個風景讓人感覺到生動而新穎時,我們必須避免找錯原因,這樣才能避免帶來二次災害(即恐怖的景象)。例如,「INSCRIPTION」(松永安光, 1987)是一棟擁有異形壁面的獨棟住宅,室內風景大量使用了大橋昇期的家具作品,但這些室內風景看起來與一般家具賣場無異,原因在於其家具和壁面的選擇與排列完全停留在與家具賣場相同的形式層次。即使室內的個別設計元素(如家具或壁面)是新穎的,室內風景本身也不一定因此變得新穎。這表明,室內風景是獨立於家具和壁面等元素之外的另一個設計對象,也就是說,室內風景構成了超越個別元素的另一個造型層次。 風景的形式化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它在通常意義上是看不見的,但在特定條件下又是可見的。因此,設計師容易陷入的陷阱是,只關注那些映入眼中的特定物體或元素,這就是所謂的要素主義。例如,「葬居」(齋藤裕, 1997)是一棟地上兩層、地下兩層,共計四層的住宅,地上與地下呈現出完全異質的室內風景。地上部分為一個直徑約九米的半球形圓頂結構(16mm厚的鋼板外殼)並以桐木內裝,而地下部分則是一個向地底挖掘兩層的巨大挑空書房。而後者的景象暗示了風景的另一種可能性,即非要素主義的風景。 二層樓高的外圍牆面上,密密麻麻地擺滿了書籍,書齋的風景由此而成,其總延

《室內風景論-1(indoor landscape-1)》, from《現代住宅研究 Contemporary House Studies 》 p.104-111, written by 西澤大良

圖片
《室內風景論-1(indoor landscape-1)》, from《現代住宅研究 Contemporary House Studies 》 p.104-111, written by 西澤大良 (版權聲明:本翻譯作品是基於《現代住宅研究 Contemporary House Studies》的翻譯,原書版權歸LIXIL/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附圖:《地。-關於地球的運動-》預告PV) 室內風景論-1 1 | 垃圾的風景 這裡討論了一個被稱為垃圾悖論的概念。這是在對危險垃圾、可燃垃圾、有機垃圾等進行分類時出現的問題。近年來,由於地方政府節省開支的需求,垃圾通常被細分得很詳細。例如,在某些地方政府,垃圾被分類為玻璃瓶、鋁罐、鋼罐、寶特瓶、膠片、一般非燃物、紙張、報紙雜誌、紙板等,並要求每個家庭將垃圾進行更精細的分類(自一九九九年十月後,東京都澀谷區)。結果,有時會出現一些看似不是垃圾的組合。例如,當丟棄用過的寶特瓶時,如果嚴格執行澀谷區的分類,首先是要將蓋子(由ABS製成)與瓶身分開,然後要將瓶身的標籤(印有商品名的帶狀透明片)也去除,最後只剩下透明的瓶身被遺留。這樣一來,經過一週的時間,就會得到裝滿著相似蓋子的垃圾袋、大量膠片的垃圾袋以及裝滿著透明瓶的垃圾袋,這些垃圾袋因其奇特而美麗。我也嘗試過對紙張垃圾進行個人實驗,發現只有包裝紙的集合、僅有複印紙的集合、僅有收據的塑料袋以及模型材料分類成大、中、小等等,這些都比傳統的垃圾更美麗,有些甚至可以再利用(換句話說就不再是垃圾)。分類垃圾的悖論在於:分類垃圾越來越細緻化,垃圾似乎就不再是垃圾了。如果將垃圾視為美學上的醜陋和髒亂,那麼隨著分類後的垃圾變得越來越美觀,它與垃圾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同時,如果將垃圾定義為功能上不需要的物品,隨著分類和分解的進行,垃圾的再利用可能性也越來越高,同時與垃圾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此外,即使將垃圾視為物理損壞物,當進行一定程度的分離和分解時,垃圾也漸漸不再被視為垃圾,而是被視為其他人眼中的寶藏,從而產生了一種獨特的垃圾狀態。換言之,垃圾並不是針對特定物體的實質名稱,而是一個類別(形式),可以代入和脫離其中的任何物品。分類垃圾的悖論就在於分類本身的悖論。然而,垃圾本身起初並不需

《獨立的真實》《論表達判斷——橫斷與連續的並置》, from 20240624對談節錄 II , conversation between studio tngtetshiu, atelier WooO

圖片
《獨立的真實 》《論表達判斷——橫斷與連續的並置》, from 20240624對談節錄 II , conversation between studio tngtetshiu, atelier WooO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Hknu1vNMwh7osjcZ/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長短樹鄉村研究所Facebook/本網誌所載的文章僅為轉載目的,原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發佈機構所有。我們僅作為資訊備份,並不擁有該篇文章的版權。轉載內容不代表我們的立場,也不對其內容的準確性負責。若需原文的完整權利或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聯絡原發佈機構或作者。/附圖:《地。-關於地球的運動-》預告PV) 類型敘事與意義建構 studio tngtetshiu  x  atelier WooO   20240624對談節錄 II 獨立的真實 WooO(c) 我自己看建築,會分三種閱讀方式,一是設計圖,二是跟身體感覺相關的現場經驗,三是建築攝影。因為我自己也喜歡拍,所以我會特別關注。包含照片第一眼呈現出來的建築感覺,其實我們認識這個案子,或是研讀其他案例,第一印象都是建築的影像。當初看了Studio Millspace的照片後,我一開始以為這個案子的命題是SSBD,因為他們的一些照片和取景角度,讓我感覺它想和Church of Church作一種類型上的呼應。 還有一個感覺,雖然一直強調這個案子,它都是用一些很嚴謹的尺寸,比如說我們剛剛一直在討論的這個中軸,這件事其實現場不見得第一時間能感覺出來,或著是精準的尺寸控制,其實可能現場第一時間也沒有感覺出來,可能是在設計階段上具有討論意義,但體驗較為隱晦。 其實到現場第一個印象,是現場的尺度比從照片上解讀到的來得「更大」。這件事情又會回到我們談從照片認識建築的這一印象。我一直很在意一件事情,就是做設計這件事情,到底是要服務於哪個層次?到底是精準的尺寸掌控,還是真實的身體感受,還是建築攝影本身? ttt之前有分享關於多木浩二談建築攝影的文章〈家々は海深く消え去りぬ 多木浩二の『反-建築写真』〉(收錄自《建築のことばを探す─多木浩二の建築写真》),建築跟攝影這兩件事情的關係很有趣,因為鏡頭裡的建築會因為光線、焦段或者取景角度的不同,而有空間上的壓縮與變形。但是我認為好像有一些空間,它特別就是設計來服務

《類型敘事與意義建構》, from 20240624對談節錄 I , conversation between studio tngtetshiu, atelier WooO

圖片
《類型敘事與意義建構》, from 20240624對談節錄 I , conversation between studio tngtetshiu, atelier WooO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R3uxHH55XL2brDmE/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長短樹鄉村研究所Facebook/本網誌所載的文章僅為轉載目的,原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發佈機構所有。我們僅作為資訊備份,並不擁有該篇文章的版權。轉載內容不代表我們的立場,也不對其內容的準確性負責。若需原文的完整權利或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聯絡原發佈機構或作者。/附圖:《地。-關於地球的運動-》預告PV) 類型敘事與意義建構 studio tngtetshiu  x  atelier WooO   20240624對談節錄 I WooO(n) 首先請問你對於中軸關係的看法,我們知道這個關係非常嚴謹,以及地塊、經濟條件的限制,我們內部也有討論過,包括類型的回應和挪用,都有基礎的理解。我想討論的話題是,現在對你來說,這些動作還有沒有特殊的意義?即這件事情「本身」有沒有意義?包含由一條錯位中軸開始的建構。 ttt(C) 教堂的完整性是基於它的正面性,主立面及一條中軸,這教堂的主入口和中軸相關,它們跟這個類型綁在一起,關注中軸我認為並不是任性的切入點。Church of Church當初在討論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它的中軸跟我們增改建後的新軸產生的錯位,究竟能生成甚麼改變?而這也面對到一個問題,也是本案蠻激進的部分——改變了原本聖堂的位置。 若是我們普遍認為聖堂空間對一間教堂很重要的話,我們把整個聖堂空間對分,留了一些痕跡,把聖堂縮小往前移,其實動作蠻大。有另一種策略是聖堂留在原位,辦公室切另一側,可是這樣進去聖堂的邏輯,就會變成要從兩側。我們蠻早就沒有往這方向嘗試,策略上,把整個聖堂往前移,動線上也變得合理,一邊是辦公室南北向流通,一邊是教堂的東西向中軸完整性構成,很像Woodland Chapel (Skogskapellet, Erik Gunnar Asplund, 1920)聖堂與前廊的兩種不同性格,Church of Church的兩邊也有兩面的性格。你是問中軸對這個案子重不重要,這樣有回答到嗎?  WooO(n) 我的意思是更上位的話題。我能理解這是一種類型回應的「

《X-site 對談:邱文傑 X 大林工作室》, from 《現代美術 MODERN ART》no.189 , conversation between 邱文傑、大林工作室

圖片
《X-site 對談:邱文傑 X 大林工作室》, from 《現代美術 MODERN ART》no.189 , conversation between 邱文傑、大林工作室 原文出處 https://map.tfam.museum/content/MA189_06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現代美術 MODERN ART》no.189 研究觀點 Focus—2018 X-site ,版權歸屬:© 2023 - 2024 Taipei Fine Art Museum/本網誌所載的文章僅為轉載目的,原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發佈機構所有。我們僅作為資訊備份,並不擁有該篇文章的版權。轉載內容不代表我們的立場,也不對其內容的準確性負責。若需原文的完整權利或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聯絡原發佈機構或作者。/附圖:《地。-關於地球的運動-》預告PV) 對談資訊 邱文傑 Jay Chiu|大涵建築事務所負責人,第5 屆X-Site 評審 林佩蓉 Lin, Pei-Jung|大林工作室,第5 屆X-Site 得獎團隊 塗家伶 Tu, Chia-Ling|大林工作室,第5 屆X-Site 得獎團隊 葉彥伯 Yah, Fancy|何理互動設計,第5 屆X-site 得獎團隊跨界顧問 文字整理|黃秀琳 Huang, Siou-Lin|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廣組X-site 專案負責人 對談時間| 2018 年5 月16 日 X-site 對談:邱文傑X 大林工作室 A Conversation between Jay W. Chiu and STUDIOLIN 邱文傑﹙以下簡稱邱﹚ 今天難得有這個機會來參觀你們目前的成果,施工到今天算是告一個段落,趁這個機會回溯當初設計的一些想法,也分享你們這幾個月的心得。我想先針對配置來談,這一屆的參選作品,很多都強調正面性,去呼應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的大門。兩位得獎者當初在發想過程中是如何思考「工務所」這個主題,可以先講一下你們的設計概念嗎? 林佩蓉﹙以下簡稱林﹚ 我們一開始的切入點很明確,就是去回應本次的題目:工務所的行動研究,這題目是回應北美館的內部空調風管工程整修而來。我們是從兩個方向來探討,第一點是北美館關閉對這個基地物性上和心理層面的影響,也就是說,美術館消失對這個城市的人會有什麼影響。第二點是施工中工務所的存在是什麼?沒有做任何設計假設下,以對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