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gritos in Taiwan and the wider pre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from 《WORLD ARCHAEOLOGY》2022 vol.54 no.2 p.207-228, written by 洪曉純、松村博文、阮蘭強、埴原恒彥、黃士強與Mike T. Carson合著

《Negritos in Taiwan and the wider pre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from 《WORLD ARCHAEOLOGY》2022 vol.54 no.2 p.207-228, written by 洪曉純、松村博文、阮蘭強、埴原恒彥、黃士強與Mike T. Carson合著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 《WORLD ARCHAEOLOGY》2022 vol.54 no.2 ,版權歸屬:© 2024 Current Publishing/附圖:《地。-關於地球的運動-》預告PV/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 : 黃則維 、 徐榕聲 / 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 台灣的矮黑人與東南亞更廣泛的史前史:小馬洞穴的新發現 洪曉純、松村博文、阮蘭強、埴原恒彥、黃士強與Mike T. Carson 摘要 台灣被公認為南島語族的發源地,然而早在更新世時期就已有其他族群居住於此。傳統觀點認為舊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者被新石器時代的南島農業社群所取代或同化。然而,一些證據顯示,直到19世紀,仍有少量非南島語族的個體繼續生活在偏遠的山區。從台灣東部的小馬洞穴出土的人類骨骸進行的顱骨形態測量研究,首次證實了在陶器前時期約6000年前,身材矮小的狩獵採集者的存在。這名女性個體在顱骨特徵和身材矮小的特性上,與東南亞的原住民,尤其是呂宋島北部的矮黑人有顯著的相似之處。本研究解開了數百年來台灣原住民族中關於「小黑人」傳說的謎團,並為東南亞更廣泛的史前史提供了新的見解。 關鍵詞 狩獵採集者;台灣;東南亞;矮黑人;南島語族;陶器前 圖1. 菲律賓、馬來半島(泰國南部的Mani族和馬來西亞的Semang族)及安達曼群島的矮黑人群體分佈(此地圖使用的資料來源包括:Reid 2010年關於菲律賓的研究,Carey 1976年關於馬來西亞的研究,Bishop和Peterson 1999年關於泰國南部的研究;Venkateswar 1999年關於安達曼群島的研究;圖片來源:澳洲國立大學學術資訊服務部的CartoGIS服務)。 引言 台灣島(福爾摩沙)自五千年前即由南島語系族群所佔據(Bellwood 2017;Blust 2019),早於1620年代西班牙和荷蘭人的到來以及1660年代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