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設計の主体性——虚構の空間を美しく演出したまえ〉, from《住宅論》 p.171-174, written by 篠原一男

〈住宅設計の主体性——虚構の空間を美しく演出したまえ〉, from《住宅論》 p.171-174, written by 篠原一男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住宅論》,版權歸屬:© Kajima Institute Publishing Co,.Ltd./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附圖:《七龍珠》無印)




住宅設計的主體性

請美麗地演繹虛構的空間


人們可以隨意住在自己喜歡的凌亂的房子裡,但若有一天,這個住所要在雜誌上被介紹,而那時的景象不合你的心意,那麼建築家便可以隨心所欲地整理,甚至演繹出成「根本無法翻身」的狀態也無妨。對於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要急於下判斷。盡情地去創造一個美麗的空間吧。當它被介紹並觸及許多人的目光時,如果能訴說「這是一個美麗的空間」,那麼這就是做了一件好事。反之,如果即使做了那樣的工作,卻沒有任何能打動人的地方,那毫無疑問就是一件壞事。


我總是竭盡全力去創造一個空間。空間不應該有任何浪費,但我無法容忍日常生活中無用物品的存在。這是因為無用的空間是美的,而無用的物品則不然。因此,若這個被演繹出來的空間,在現實中平日總是凌亂不堪,那麼它就完全可以稱為虛構的空間。然而,這種虛構應該要被帶入社會的廣域之中。如果虛構的空間得到了「美」的評價,那麼這個家就會成為一個社會性的存在。


或許會有人反駁說:「對住宅而言,若沒有生活的美,是沒有意義的。」然而,如果真是如此,那麼你在沒有生活的事物中感受到「美麗」這個詞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美麗的空間並不是能夠將生活切割開來單獨演繹的東西。因此,即使現實生活與這種虛構的美相距再遙遠也無妨。只要它仍能對人們訴說著什麼,它就具有價值。


似乎大家都很在意雜誌上的照片與實際使用狀態之間的差異。然而,當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的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在一九五一年左右首次向世界介紹時,人們並沒有去在意這棟奇特的房子建在美國的哪個地方,也沒有去在意是什麼樣的人、以什麼方式使用它,而是坦率地感受到了衝擊。我想,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羅(Rohe)的作品上,對於任何外國巨匠的住宅作品來說,都是相同的。虛構的空間擁有偉大的力量,因為人們正是以這種感動為基礎,努力去建造美麗的住宅。


真正存在的,並不是那實際的房子,而是虛構的空間。


為什麼在我們的住宅中,設計無法透過這樣的迴路來推進呢?建築家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演繹,攝影師再從中提煉出屬於自己的空間,然後雜誌編輯再做最後的修飾,將其推向世人。那麼,在這層層交疊的虛構性中,人們究竟能相信到哪一個層面呢?像中世紀或近世西歐城市中,藝術家與藝術之間,或者日本同時代藝術家在其創作活動周圍所形成的小型社群那樣,可以直接用眼睛觀看、用雙手觸摸而獲得價值的小世界,如今已不存在,即使存在,也已經失去了意義。不同於公共建築,特別是住宅,更需要充分理解虛構的意義。應該將「與實物進行比對」的過程,視為一種完全如實存在的創作行為才是。


需要比對的,其實是建築家自身的課題。如果一件作品只能以層層虛構而存在,卻仍是優秀的作品的話,那麼就可以斷言:它的實物也必定是優秀的建築。越是優秀的建築,就越能衍生出多種優秀的虛構價值體系。以桂離宮為具體例子來說,今日存在著無數以桂離宮為題的虛構空間,而它們各自都擁有堂堂正正的價值。


如果忽視了這種對應關係,就只會剩下惡劣意義上的虛構性而已。我對那種「無論住宅有多糟糕,只要攝影技巧高超,就能變成『作品』的形式論」毫無興趣。我所欲評價的,是作為連結社會與建築家的寶貴通道之虛構。當這條通道無法被用於有機的反饋時,它將會因自身危險的毒性而被蠶食殆盡。


我主張住宅是藝術(註1)。每次這樣說時,我都會特別補充,避免引起誤解——這裡所說的藝術,這並非指在造形問題上的藝術,而是指在住宅設計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上,它是一種藝術,而且若不能成為藝術,它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因此,為住宅與社會準備更廣闊的交流迴路,對我而言並不是附屬性的工作。透過大眾傳播進行傳達,也是住宅設計理所當然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對我而言,所謂「虛構的空間」,絕不是虛構。



註1:〈住宅是藝術(住宅は芸術である)〉,《新建築》1962年5月号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切片之一 x 關於三個空間》《切片之二 x 關於三個團隊》《切片之三 x 嘉義建築的群像》, from 舊屋力競賽對談節錄 I , conversation between 反室 x 林間 x atelier WooO, 2025/07/27

《FACADE x FRAME 之家》《反室》《林間》, from 舊屋力競賽對談節錄 II , conversation between 反室 x 林間 x atelier WooO, 2025/07/27

〈無駄な空間〉, from《住宅論》 p.67-78, written by 篠原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