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inciples of Non-Referential Architecture–Third Principle: "Newness" of《Non-Referential Architecture》, Ideated by Valerio Olgiati, written by Markus Breitschmid

The Principles of Non-Referential Architecture–Third Principle: "Newness" of《Non-Referential Architecture》, Ideated by Valerio Olgiati, written by Markus Breitschmid 

原文出處《Non-Referential Architecture》, Ideated by Valerio Olgiati, written by Markus Breitschmid 

(版權聲明:本翻譯作品是基於《Non-Referential Architecture》的翻譯,原書版權歸Park Books Valerio Olgiati Markus Breitschmid 所有。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使用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附圖:進擊的巨人 from Muse木棉花-TW


無參照建築原則之第三原則:新穎性


只有一棟具有新穎性的建築──一種在人們先前的經歷中,從未出現過的特質──才具有喚起他們想像力並吸引他們的能力。我們毫不含糊地聲明,建築必須追求新穎性。新穎性被理解為新奇的一面(an aspect of novelty),是形式建築學中,基本體驗認知的一部分。相反地,即便一棟建築的構思良好,擁有出色的營造能力和技巧,也許還有巨大的技術創新,但如果缺乏新穎性,它只能被視為一種純粹的工藝品。即便是卓越的工藝品,也不足以實現建築最終的社會任務,即讓人們參與對話和討論,並激發人們的創造力。



在一個無參照世界中,一棟建築要引發這樣的參與,就必須具備新穎性的特質。因此,這與過去的情況並無不同。對於建築來說,新穎性一直都以來都是很重要的。能喚起人們想像力的建築總是具有一些新穎之處。儘管過去一直存在渴望建築新穎性的情況,但在我們這個無參照世界中,對新穎性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這種需求,在今日變得更加迫切,因為建築除了在無參照世界中獨立運作外,別無選擇。這種獨立性並不是指一棟建築是孤立的物體,而是指一棟建築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產生影響。當今,一棟建築必須具有獨立運作的能力,因為它無法依賴一個特定的意識形態,而這些意識形態在當今已經不再可信,因此缺乏凝聚力。因此,比起以往任何時候,(當今的)建築必須具有獨立運作的能力,而要實現這種獨立,它們必須具有新穎性。正是通過新穎性,它們才能得到解放並獲得獨立性。正是通過新穎性,它們才能吸引人們。同時,正是通過新穎性,建築才有能力改變人們的期望和觀點,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



新穎與進步(progress)並非理解為同義詞。新穎性的任務並非在任何意義上都是發展、技術或其他方面的改進。一座由堆疊石頭組成,而無其他材料的建築,仍然可以在此處呈現出新的意義。由於缺乏更好的詞彙來描述它的建築性質,新穎性是一個認識論層面的詞彙。新穎性是建築如何與人們交流的基本組成部分。最終,新穎性對我們的本體論意義重大。



相對於對建築中的新穎性明確認可,許多新建築僅僅因其所屬的某種意識形態而被辯護。許多新建築被建築評論家認可的原因,是由於它們符合某些意識形態或所謂的「學派思想」。在學術界、建築期刊和其他論壇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傳教行為,旨在推廣符合意識形態模型中特定類型的建築。在一個無參照的世界中,這種情況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在這樣的世界中,無法通過遵循意識形態來獲得任何意義。與其因為建築滿足了預設和預定期望,而賦予其極大價值,不如瞭解新穎性是以一種創造性的方式觸動人們,並且超越了任何批評的合理性。



正是建築的這一社會任務和角色──激發人們的創造力──是建築必須具有新穎性的根本原因。因此,新穎性在建築中具有特定的任務。新穎性是激發建築觀眾與建築以及世界進行對話的啟動者。沒有新穎性,觀眾將只會將一棟建築當做路邊的風景,就像對所有沒有引起他們興趣的建築一樣。



再次強調,是建築師承擔了設計含有新穎性事物的責任。建築師是那種新穎性的塑造者。這絕非易事。新穎性需要一種哲學性的時刻,因為建築師們將自己暴露於一個必須包含新穎性的命題之中。換句話說,通過建築,建築師們創造了一個關於人類與世界關係的命題。這個命題,如果我們想這樣稱呼它,它必須是新的。不幸的是,在建築中,新穎性常常被貶義地與時尚(fashionable)聯繫在一起。然而,新穎性與時尚並無關係。必須認知到:如果已經有充分處理過的命題,則這一工作將無法進行。與哲學家和哲學、物理學家和物理學不同,建築師和建築需要持續更新和擴展一個命題,以推動我們學科的極限探索。新穎性是使哲學、物理學和建築──以這三個例子為例──成為具創造性,並因此也具有相關性的因素。因此,一旦建築師停止追求新穎性,創造性的探索就停止了。在這種情況下,建築師可能最好也停止工作。設計不帶有新穎性的建築的任務──因此最多只是實用的庇護所,最好是精心製作的結構──可以委託給將自己的角色視為房屋服務商或工匠的建築師,否則,建築的製作可以完全委託給建築工人。如果放棄新穎性,則我們不需要建築師。因此,一個命題必須提出新的東西:一個思想,一個理念。沒有體現新穎性的思想或理念,就不可能取得多少成就。新穎性允許一種「向前思考」("thinking ahead")的方式;正是通過激發新的事物,人類才會變得具有創造力。在這個意義上,新穎性提供了一種積極的時刻,一種靈感,正是這種新的精神構造,使得觀眾──不僅僅是建築師,而是任何人──具有創造力。每個人都會在遇到這種建築時,感受到這種創造性的靈感。



關於新穎性,還有幾點需要說明。首先,新穎性必須與當今流行的「生活方式」(lifestyle")潮流區分開來,後者也將某種新穎性奉為其標語。這裡所指的新穎性排除了在「健康生活」("wellness")的一般標題下,普及的整個「生活方式」趨勢的範圍──這包括不斷地參觀畫廊、博物館和音樂會,以及其他受到受教育的中產階級(Bidungsbürgertum)所歡迎的學習經歷。當提及新穎性時,目的正是不要屈服於這種「生活方式」的體驗,而是尋求那種深深觸及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這一個根本存在問題的新穎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 「生活方式」運動對於新穎性的理解是市場行銷的產物。這是一種近期相對較新被建築領域所採用的手法,並且通過這種手法,近幾十年來的建築才得以普及,並證明其存在的正當性和價值。在這種被推廣為更新和振興(renewal and rejuvenation)的「生活方式」中,其所追求的新穎性屬於娛樂範疇。無論如何,它與「從根本上超越人們對存在的期望和觀點的能力,通過為他們提供一個新的意義框架」這一目標,毫無共同之處。



關於新穎性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及時性(timeliness)。這個問題涉及到一棟新建築,能夠及時地激發人們進行創造性參與的程度。新穎性並不是永恆的。以下對兩位特定建築師的作品如何受到評價的描述,顯示了新穎性在建築領域中的接受,不僅在我們這個專業中,而且在整個世界中,都是脆弱而困難的。值得注意的是,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的建築受到的評價,與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í)的評價截然不同。高第的建築在當時,被認為是奇異的。相比之下,儘管有關蓋瑞的建築優點的討論不絕於耳,但他的作品從未被貼上天真和奇異的標籤,也從來不被視為特別時尚。相反地,蓋瑞的建築一直被視為一種嚴肅的貢獻,他的作品被認為對社會至關重要。現在,這可能是對高第作品的一種非常不公正的評價,因為他的作品顯然並非毫無價值。或許可以辯稱,蓋瑞的作品受到了好評,而高第的作品在當時落成時,被大部分人拒絕,這點告訴了我們一些有關我們今天所處世界的訊息。這裡要說的重點是:對於一位建築師來說,了解他們所工作的世界中主流社會潮流的程度至關重要,這樣他們才能評估出激發人們進行創造性參與的新穎性程度。



在某種程度上,對蓋瑞的作品的接受,和對高第的拒絕,只能通過我們社會增加的異質性(heterogeneousness)來解釋。可以認為,如果高第的作品是當今建造的,它也會受到讚揚。事實上,當我們考慮今日巴塞隆納高迪建築前,大排長龍的參觀者時,可以說這就是情況。當然,高第目前的受歡迎程度,與他的作品所應獲得的更嚴肅的論述幾乎無關,反而與上述討論的「生活方式」運動有著密切的聯繫。然而,並不是高第的錯,在我們這一個由媒體驅動的社會中,大家都迷戀於圖像,但對討論「這些圖像如何影響人們」卻不感興趣。



在新穎性的更重要層面上,蓋瑞的作品落成後,立即受到讚賞的事實確實表明,蓋瑞對於他所處時代的人們能夠以自己的想像力吸收到什麼程度的新穎性,並隨後將其作為參考,以應對自己的存在問題,具有非常敏銳的意識和理解能力。而高第卻不是這樣。大多數人對他的作品感到困惑,覺得它很奇怪。高第的作品在建造時,並未與更廣泛的社會潮流產生共鳴。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一位建築師必須非常敏銳,並且知道他們能夠推動自己時代的人們的感知力到什麼程度,以便這些人仍然能夠以創造性的方式,與他們的建築互動。很可能,如果蓋瑞在高第的時代設計他的建築,他的建築也會被貼上奇怪的標籤。正如他巧妙地展示的那樣,蓋瑞對建築的個性化表達,在今天是被寬容接受的。蓋瑞能夠正確判斷他所處的時代,他的作品並未被拒絕為奇異和荒謬,直接說明了他理解潛在社會潮流的能力,就像先前提到的嗅探犬(sniffer dog),它能感知到必須走多遠,才能到達新穎。能夠做到這一點,可以說是建築師所需的最難的社會能力之一。



因此,與新穎性相關的最重要話題是,建築師對於社會的洞察力,以便他們能夠構思一棟具有適度新穎性的建築。建築絕不能是奇異的(bizarre),人們也不能將建築與奇異聯繫起來。對於建築師來說,「確定這些界限,在任何特定時刻究竟位於何處」是一個重要而困難的問題。這些界限不斷變化,需要建築師對當前世界的細膩認識(fine-tuned awareness)。建築師必須非常了解世界,否則他們無法以創造性的思維來定義什麼是新穎性。不用說,在我們這個無參照的世界中,建築師幾乎沒有任何準則要依循,這使得對新穎性的要求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但這正是眼前的使命:建築師別無選擇,只能以某種方式,保持對世界潮流的高度敏感;建築師必須且確實變得就像那個能夠設計具有新穎性建築的偵探,以至於這些建築的構想,在被社會大眾接受之前的一刻,才能夠實現。一旦這些構想被社會大眾完全接受和了解,它們就已經放下了激發人們創造性的認識論力量。這一過程,在今天發達的數位通訊影響下被加速了,因為每個人都能立即地看到一切。這種對自我世界的洞察力和高度校準的能力,是社會需要建築師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受益於擁有建築師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我們可以說,「以建築的方式定義新穎性」是建築師最主要的社會任務。



在討論新穎性時,還有另一個重要觀點需要提出。當提出對新穎性的要求時,你可能會問這種新穎性從何而來。答案是:建築中的新穎性來自建築本身(newness in architecture comes from architecture itself)。儘管建築和建築物顯然可以受到任何類型的非建築因素影響,但這種建築以外的靈感,必須盡可能立即地適應於建築領域。建築中的新穎性必須在形式上展現自己,而不是在歷史上或象徵上。換句話說,建築中的新穎性不能以類比(analogically)的方式展現自己。建築中的新穎性在形式上體現為建築在世界中存在的物理事實──它的形狀、房間、結構、材料、構造──以及一個人如何經歷建築的形式結構(formal constellation)。建築中的新穎性被視為一種非常基本的空間體驗,而不是一種知識性的解釋。



因此,當我們站在一棟建築物前或在一個房間裡時,新穎性不是從建築之外引入的額外建築附加物(extra-architectural appliqué)。新穎性展現在所有可能的心理和生理空間體驗中,而非透過將抽象且知識化的非建築主題嫁接到象徵或歷史領域中的建築上。最好的情況是,一棟建築應該是純粹的建築,但如果選擇了非建築且困難的那種嫁接(difficult detour),那麼任何此類建築以外的影響,必須被融入到基本的建築議題之中:即「融入到形式領域」──融入到建築作為一個存在於世界中的物理性質中。



有一種策略,是很愚蠢的:即走出建築領域,然後將非建築特質詭異地引入建築物──無論這些非建築特質在其各自的領域中,多麼有意義,無論是在數學、社會學、政治、藝術或任何其他領域。可以想像這種或多或少有意義的引入,是永無止境的,但這些非建築的「主題化」(extra-architectural "thematizations"),在建築領域中往往是平庸的,而且非常無聊。它們幾乎從不擴展建築本身的界限,甚至都不是很漂亮。通過非建築的「主題化」製作的這些建築,對於建築學科來說只是一個插曲。只有當這些引入的「主題化」完全融入建築本身──即當它們已經完全形式化時,它們才能被具洞察力和有創造力的人們進一步適應。終究,建築不需要建築以外的主題來實現新穎性。相反地,建築本身就是新穎性的來源。



還有最後一個關於新穎性的方向,不能被忘記:新穎性需要一個發起者(author)。新穎性的生成,需要一位創作者(originator)。沒有這位作者,就不會有新穎性。雖然新穎性需要有個作者,但事實上建築師也是需要新穎性,才能掌握建築的精髓:也就是只有通過創造新的東西,建築師才能真正展示和證明他們的能力有多好(it is only by creating something new that an architect can truly demonstrate and prove how good they are.)。在這方面,我們也可以說:沒有新穎性,即使是最精湛的建築作品也只會將其創作者定義為一名巧匠(technician),而不是建築師。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Dennis Scott Brown in conversation with Enrique Walker, Philadelphia, 10/29, 2013, updated June 2018

《自らつくり続ける仕事場》, from 《新建築》2020年07月号 p.78, written by 長坂常

《荒ぶる好奇心の先に》, from 《住宅特集》2017年08月号 p.30 , written by 中川エリ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