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むこと>っ<建てること>そして<建築すること>, from 新建築 1978年 12月号 p.137, written by 坂本一成

<住むこと>っ<建てること>そして<建築すること>,  from 新建築 1978年 12月号 p.137, written by 坂本一成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新建築 1978年12月号 (Shinkenchiku 12/1978),版權歸屬:© Shinkenchiku-Sha Co., Ltd./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附圖:進擊的巨人 from Muse木棉花-TW )


「住的意義」、「建造的意義」及「建築的意義」 坂本一成(建築師)

1. 住居與住宅 探討「作為居住場所的住居」和「作為建築物的住宅」之間的關係,對於建築師而言是理解住宅問題的重要方式。或許將房子區分為住居與住宅似乎無意義,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樣的區分又顯得理所當然。然而,建築師對於住宅的觀點與一般人或住戶對家的理解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即使在建築師圈內,對於「住宅」的看法也存在著廣泛的差異。本文將以「作為居住場所的住居」及「作為建築物的住宅」這兩個坐標,來探討我們應如何理解住宅、住居或家,以及這些概念是否可以互換。這將幫助我們了解對於建築師而言,設計住宅意味著什麼。 2. 生活的意義 對於住宅與「住」的關聯性,應該沒有人會有異議。然而,問題在於「住」的內容、意義及其關聯方式。建築師無法迴避對「住」的意義進行思考,必須將其作為一個問題來處理。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首先需要從人的生活空間出發來探討「住」的意義。 最近,我設計的一座新住宅竣工,業主搬了進去。毫無疑問,人的生活在這裡開始。新居與竣工時空無一物的狀態之間,呈現出空間質感上的顯著差異——這種感覺不僅僅局限於這次新居的竣工,每次竣工後我都有這種感覺。在某種意義上,我所計劃和建造的空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空間。 當然,我設計的牆壁、天花板和地板依然存在,但這些構造所形成的空間,隨著新生活的展開而退居其次。這些地板、牆壁和天花板等構成材料在圖紙上的呈現,應該體現出某種物理空間。然而,即使這些空間與生活場景並非毫無關聯,但生活本身賦予了這些場景更強烈的自我空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空間會進一步變化。 這意味著,當人們開始生活時,一種新的空間現象隨之出現。換句話說,生活(住的行為)構成了一個空間。 每當業主搬進新居,我總會想起一個場景。那是在戰後約十年,我家附近河橋下的一戶人家。他們住在堤防邊簡單圍起來的空間,房子簡陋到幾乎稱不上是房子。即使在戰後困苦的年代,住在這樣的地方也難免受到周圍人的鄙視。我也難免對他們心存一絲鄙夷。 有一次,我從簡單的木板門間隙看到他們的內部情景。那是一個橋墩間約6米×5米的平面空間,一半鋪著榻榻米,另一半是泥地,天花板是橋墩的弧形結構,牆壁只是簡單釘上的木板。內部只有少量的收納家具和一些炊具,簡陋但井然有序。那戶人家大概有一對夫妻和兩個約十歲的孩子。 看到這個景象,我深感驚訝和欽佩。那裡的空間雖然簡單樸素,但充滿了秩序感,與住戶的衣著和生活方式完全一致。雖然住在橋下,房子簡陋,但那裡卻充滿了家的溫暖、生活的豐富和安定。我感受到了一種近似於貴格派生活的氛圍。 這個生活空間與住戶的衣著一樣,簡樸而有序。生活本身的姿態構成了這個空間,而這個住居也正是這種姿態的延伸。在這個意義上,即使是最有才華的建築師設計的住宅,也未必能與這個家相媲美。這個家庭不需要我們所知的著名建築史上的任何作品。即使要求我這個建築師設計這樣的生活空間,我也會感到無力。如今,這戶人家已不在橋下居住,不知他們搬到哪裡,但我相信無論他們住在哪裡,只要有避風雨的地方,他們都能創造出美好的生活空間。 每當聽到有人說設計住宅就是設計人的生活空間,我就會想起那戶人家,並深感自己無法設計出那樣的生活空間。我並非反對建築師設計人們的生活空間,事實上,我希望能與住戶積極合作,共同計劃這個空間。正如前文所述,「住」意味著建構一個空間。然而,建築師設計的住宅是否能夠真正傳達生活感和家的溫暖,則是另一回事。 在「住」與「建」分離的當代,建築師所能做的,只是提出和設定一個使人能夠「住」的空間坐標。因此,這個坐標必須具備建築文化的水準,即「住」的另一層意義。如果我們評價帕拉迪奧的羅東達、約翰遜的玻璃屋和桂離宮,那並不是在實用意義上評價它們的「住」,而是看到其間人類居住的另一層次的意義和價值。 事實上,幾乎所有建築史上出現的住宅都不是作為「生活空間的容器」被認可的,而是作為「建築物」被認可的。即使在「住」和「建」尚能合一的時代,這一點也是不可否認的。自從這兩者無法合一以來,更是如此。 然而,我並不是說只有那些著名的歷史性住宅才能被稱作住宅。在某種程度上,任何時代的住宅都可以說是「住」和「建」的結合。但我們往往只從建築的角度認可它們,或者完全排除這一角度,只從實用的角度認可它們為「居住空間」。 即使「住」和「建」的分離使得「建築師」這一職能成立並得以定位,我們仍然不得不承認這一裂痕,並以此為前提進行設計。 3. 住的行為 我們無法再簡單地將「住的行為」與「建的行為」直接對應起來。然而,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探討並非毫無意義。相反,這或許能使建築師對於住宅的理解變得更加明確。為此,我們將簡單引用哲學領域的觀點,來思考「住的行為」和「建的行為」的意義。這裡,「住的行為」不僅僅局限於日常生活。 波魯諾在其著作《人與空間》中提到:「為了實現人類的生存,必須形成一個對自己來說是世界中心的場所。也就是說,為了生存,需要一個中心的場所,並必須創造這個場所。」他進一步指出,「為此,通過建造房屋並在那裡居住,來實現這一目標。」他還補充道:「我們可以將人在自己的家中生活的方式稱為『住的行為』。住的行為不僅僅是存在於某個地方,而是超越了單純的存在,意味著在那個地方安身立命,並與之融為一體。」這種說法在哲學上是非常精確的,具體闡明了「住的行為」的意義和目的,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 更抽象地說,海德格爾在《建造、居住、思考》中擴展了「住的行為」的意義,他說:「人類的存在即是作為凡人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而這意味著居住在這裡。」這裡的「住的行為」涵蓋了我們日常生活之外的更廣泛意義,甚至可以說,「住的行為」幾乎與「生活的行為」同義。生活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存活,還包括思考的精神生活,而這兩者不能分開。 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居住場所的「家」既是身體的中心場所,也是精神的中心場所。事實上,巴什拉在《空間的詩學》中說道:「家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中的一個角落,是我們的首要宇宙,是無可爭議的宇宙。」他將「家」定位為世界的基礎,並指出:「如果沒有家,人類將變成分散的存在。」這表明,為了人類的整合,家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引用展示了「住的行為」是人類生活統合的一個認識前提。那麼,「建的行為」應該如何定位呢?例如,巴什拉說:「居住的行為是建築行為的想像投射。」波魯諾也說過,「通過建造房屋並在那裡居住,形成世界的中心場所,並帶來生機。」這將「建的行為」和「住的行為」等同起來,甚至可以說,建造本身就是居住。事實上,海德格爾說:「只有當我們能夠居住時,我們才能建造。」他強調了「住的行為」和「建的行為」的一致性。 無論是波魯諾、海德格爾還是巴什拉,都在某種意義上賦予了「住的行為」和「建的行為」一致性,這是一種人類存在整合的前提。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這種一致性在現代已經喪失。因此,正是因為這樣,我們需要重新探討「住的行為」的意義。然而,對於現代社會中的許多人來說,「住的行為」的意義已經逐漸被忽視。這並不是說我們失去了日常生活,而是說失去了與「建的行為」相結合的「住的行為」,使其只剩下一小部分。 這一小部分可以在預製房屋、現成房屋以及一些不動產公司的廣告文案中,甚至在某些建築師的言論中體現出來。再次強調,我並不否定這一部分的存在。只是這些廣告文案過於將「住的行為」或「住宅」縮小到僅僅是實用的層面。而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在這樣狹隘的範圍內接受有關「住的地方」的概念。這或許可以說是由於「建的行為」的缺失所引起的「生存意義」的喪失。 在這個被稱為失去中心的時代,「住的行為」和「建的行為」的不一致已經成為前提。當然,也有人為了恢復「生存的意義」而親手建造自己的居所。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對這種行為的樂觀並不保證其不會成為一種復古行為。我們需要承認現代是個不一致的時代,在這個前提下,思考「生存的行為」、「住的行為」以及「建的行為」。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探討建築師所創造的住宅(或建築)的意義。 4.建的意義 不幸的是,「住」和「建」已經無法再一致,甚至「住」本身也已經崩壞。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住」的崩壞。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現代社會能夠直接達成某種和諧的「居住」。這種嘗試可能會成為一種時代錯誤,或者如曼弗雷德·塔夫里在《建築與烏托邦》中所說,成為「矛盾的隱藏」。那麼,現代建築師的建造行為會是什麼?也就是說,在現代,建築師建造的意義是什麼?建築師的建造行為應該是創造一個「在建造和創造中居住」的「居住場所」。因此,這個行為本身具有意義,並且在其中進行意義的嘗試。事實上,多木浩二在《被居住的家》中提到:「區分被居住的家與建築師的作品,是因為在現代,由於『住』和『建』的不一致,我們必須承認這樣一種意圖,即在本質上實現人類的『場所』。」這意味著在建造的意識中,尋求超越狹隘的「住」,以達到「住」和「生存」的多重性。當然,這不是直接的「住」和「建」的一致,而是在這種一致已經崩壞的時代中,尋求其新的關係。在這裡,不同的「住」和「建」的理解會產生,建築師的各種住宅也由此誕生。 其中之一是提出「居住」——或更狹義地說是「生活」的場地坐標,並在其中直接表現。我們來稍微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正如我之前所說,人們的生活場所是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而產生的。即使某個地方對某人來說有些不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不適感會逐漸消失。就像新衣服會隨著時間變得合身,生活場所也會隨著時間變成日常。因此,生活場所不過是人的日常,它會成為人的無意識行為。這並不是客觀的秩序,也未必是合理的。因此,無論是否意識到,它都會構成一個充滿欲望、憧憬、恐懼和虛榮的世界。或者,它可能會組成一個平靜、安詳、和平、溫暖的家庭氛圍。我們的生活會以空間的形式,或與我們不可分割地體現出來。這樣的空間可以稱為「日常的空間」。在無法將「建」和「住」一致的現代,這些空間是由居住者創造的,或者說是圍繞居住者形成的空間。之前提到的橋下的家就是這樣的「日常空間」,而我之所以被它吸引,是因為它反映了那個家庭的謙遜生活。 對於建築師來說,這種空間無法直接插入他們的言語,這是因為這種空間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因此,建築師只能設定這些「日常空間」的坐標。建築師無法保證他們在創造這些空間上具有優勢,因為這是生活方式的問題。 那麼,設定這些「日常空間」的坐標意味著什麼呢?這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現象或可見的樣貌。這些坐標是由具體的事物構成,但它們本身是抽象的。它們不是生活的直接形式,而是構成生活場所的形式,並且包含了形成這些形式的結構。換句話說,這些坐標是「日常空間」的零度坐標,這構成了建築的概念和文化。 這可能有些抽象,我們來具體討論一下。這些坐標包括屋頂、牆壁、地板,或者被這些包圍的物理空間,以及立面和立面構成的建築體。因此,這些坐標是構成各種生活空間(或者說「居住空間」)的必要條件。這些坐標使得「人的居住場所」成為可能。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具體討論一下這些坐標。例如,一個家庭通常由客廳、飯廳、廚房、臥室和玄關等組成。這些構成是日常生活的社會背景決定的。在現實中,這些名稱僅僅是賦予各個房間的功能和意義。然而,所有房間都由相同的地板、牆壁和天花板構成。這意味著,具體的生活內容是由生活者在實際生活中生成的。廁所因放置便器而成為廁所,廚房因安裝爐灶和水槽而成為廚房。這些都是生活者在實際生活中生成的內容。儘管我會為客廳和臥室準備適當的房間,但將某個房間用作客廳或臥室,以及將客廳變得舒適,這些都是生活者在「日常空間」中決定的事情。建築師只能提供這些可能性。 構成生活空間的坐標僅僅是房間的構成。例如,房間如何在框架內形成關係,各個房間如何形成整體,如何在分段和統合中形成房間的性質,這些都是構成坐標的必要條件。這意味著從具體關係中形成抽象形式。這種思維和結果可以成為坐標的一個例子。 在知道帕拉迪奧的羅通達,或者賴特的住宅時,我們並不是因為了解其中的客廳或廚房,而是因為理解了其主室和次室的關係及其構成方式,從而認識到這些住宅的意義。建築師的建造行為承擔了生活場所的坐標的意義,這些坐標提供了自由生活的空間,但與生活本身並無直接關聯。 這些坐標包含了建築的意義,並且這些坐標形成了建築文化。這些坐標本身就是人的「居住場所」。 5.建築的意義 我引用了波魯諾等哲學家的觀點後,有意識地區分了「住」和「生活」,以及「居住場所」和「生活場所」這些詞彙。我提到「建」是創造「生活場所」的座標。或許在我解釋這些概念的過程中,這些座標被想像成具體的實體。事實上,這些座標不一定是實體,但如果被理解為實體,我希望你能理解我接下來所述的是通過建造來實現「住」的另一個層面。如果這些座標不被認為是實體,那麼希望你能理解接下來的內容是這些座標所代表的意義。因為這正是關於「居住場所」的理解。 我們首先需要理解的是,我們不僅在「家」這個實體中「住」,同時也在「家」這個概念的世界中「住」。也就是說,決定座標的文化世界也是人類所擁有的,而這就是「住」的意義。因此,建造或創造這些概念本身就是在創造人類的「居住場所」。簡單來說,我們既生活在空間中,也生活在文化中。我們可以稱之為「住」。而「建」則是創造這種文化,「住」則是擁有與之相關的思考。進一步說,這個世界的意義就是被稱為「建築」的概念。 讓我們將這一觀點與前面的引用聯繫起來。巴什拉在《空間詩學》中說:「如果沒有家,人類將成為分散的存在。家支撐並保護人類,家是肉體和靈魂。」這種觀點無法僅僅通過將家理解為實體來讀懂。波魯諾在《人類的空間》中說:「為了使人類的生命得以維持,必須形成一個中心的場所。為此,建造房屋並居住其中。」在這裡,我們可以將家理解為思考的場所。海德格爾在《建築、住和思考》中說:「人類的存在即是住的過程。」這可以被理解為在思考的世界中存在。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認識:精神的中心場所、思考的領域、世界觀的基礎,這些本身就是家。換句話說,創造「居住場所」就是在人類思考的領域內展示一個概念的「場所」。因此,「居住場所」可以存在於建築這個實體中,也可以存在於言語或圖像中。 讓我們再換個角度來闡述這一點。「人類的居住場所」既是肉體的物理場所,也是精神的抽象概念場所。這不僅投射在物理場所上,也可以是圖像或言語。因此,這屬於文化的世界,是思考和精神的居住場所。「建」不僅是創造物理場所,也是創造使人類得以存在的精神場所。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實際的內容。認識到這一點,並構築這種認識,就是「住」和「建」。我們可以稱之為「建築」的這個投射。 基於這一前提,各種對現代「建築」和「住」的理解會產生,並且建築師的「住宅」也會因此成立。同樣,以上所述也是關於「住」的一種思考,而這些文字本身也可以被視為通過我這個建築師表達的「住宅」和「建築」。

引用・参考文献 《人間と空間》 O.F. 波魯諾 著,大塚恵一,池川健司,中村浩平 譯 せりか書房 1978年3月 《空間の詩学》 G. 巴什拉 著,岩村行雄 譯 思潮社 1969年1月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馬丁·海德格爾 著,Lotus 9 《被居住的家》(生きられた家) 多木浩二 田畑書店 1976年9月 《Architecture and Utopia》 曼弗雷德·塔福里 著 The M.I.T. Press 1976 《住宅設計的周邊——為何設計住宅》(住宅設計の周辺くなぜ住宅を設計するか>) 內井昭藏 《建築文化》1978年6月號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庭的なるもの、外構的なるもの──《躯体の窓》《始めの屋根》《桃山ハウス》から考える》, from 《10+1 website》〈庭と外構〉2017/11 , conversation with 中川エリカ+増田信吾

《荒ぶる好奇心の先に》, from 《住宅特集》2017年08月号 p.30 , written by 中川エリカ

Dennis Scott Brown in conversation with Enrique Walker, Philadelphia, 10/29, 2013, updated June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