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の現場》, from 《新建築》 1981年 3月号 p.178, written by 長谷川逸子

《建築の現場》,  from 《新建築》 1981年 3月号 p.178, written by 長谷川逸子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新建築 1981年3月号 (Shinkenchiku 03/1981),版權歸屬:© Shinkenchiku-Sha Co., Ltd./附圖:©新建築 1981年3月号 松山 桑原の住宅 南面全景 /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黃則維/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 )




建築的現場


這棟建築位於松山郊外,周圍還保留著田地,可以遠眺延綿的山巒,冬天時甚至可以看到積雪的遠山。這塊三面臨路的角地稍微有點高,可以幸運地遠望南側的鋁板立面、東側的清水混凝土立面以及西側的玻璃磚立面。 這棟建築的入口和車道之間有一個四柱的鋼構穹頂雨棚,上面掛著業主在設計初期就決定好的「SCHILD WOHNEN」標誌。SCHILD WOHNEN 是德語,意為「甲殼之家」。業主是一家主要經營鐵、非鐵金屬建築材料的公司經營者。基於此,我們提議建造一棟使用他們銷售的材料來建造的建築作為展示廳,並且讓業主頻繁接待客戶的廣間具備公司接待廳的功能,業主同意了這個提案,我便開始了設計。 在住宅設計中,業主通常會提出許多要求,這是理所當然的。要求越多,雙方思考的差異就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我會以建築師的思維來面對。然而,像這位業主一樣要求不多時,我反而會努力觀察業主的日常生活,試圖從無意識中引出他的想法,擔心他是否會滿意,並逐一解釋和確認細節。每當談到現實層面的事情,面對信任我的業主,我感覺自己似乎在解讀一種幻影,確認日常思維的對立 或交錯,只不過是事物的兩面性而已。此外,我們最終會確認,人類的自我並非一種固定實體,而是在關係中生成變化的。 在這個施工現場,我也經歷了類似的情況。由於距離遙遠,我準備了充足的圖紙,以便現場能夠按照圖紙施工,不常要求會議。偶爾我會擔心而親自前往現場,發現施工按照圖紙進行,幾乎不需要額外協商。因此,我在現場時,經常抽象地談論建築理念,例如為何希望像預製混凝土一樣澆築混凝土、不同形狀的鋼柱如何自由組合、雙層外牆的設計等。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在現場與人交流時,會抽象地講解這些技術性的建築概念。事實上,建築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許多決策往往基於感覺而非完全明確的建築思維。 在這個建築設計和施工現場,與非建築專業的人交流,有時需要擺脫建築的束縛,直接面對現實。這是一種自我批判的艱難過程。可能是因為現場的經歷,使得談論建築變得有些模糊不清。這棟建築對我來說已不僅僅是建築作品,更是業主的住宅。自去年十月竣工以來,業主經常愉快地向我報告訪客的意見,這些話語現在讓我感到生動。 如同這棟建築,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優先考慮建築的思維,最終需要面對日常性、自然性和文化性等問題。因此,我們將建築保持在曖昧的位置,不將明確的形式固定下來。這樣,對立概念的雙面性和微妙差異被保留,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中性和曖昧的建築。回顧日本歷史,建築更多是基於個人思維而非客觀邏輯。這種態度在普通住宅中經常見到,不僅限於日本。建築師則需要在確立建築邏輯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和創作。我也在這種探索中前進,但不得不承認目前還未完全確立這種邏輯。我希望以「innocence」來描述這棟建築,而不是將建築定義為某種固定的形式。 (長谷川逸子)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庭的なるもの、外構的なるもの──《躯体の窓》《始めの屋根》《桃山ハウス》から考える》, from 《10+1 website》〈庭と外構〉2017/11 , conversation with 中川エリカ+増田信吾

《荒ぶる好奇心の先に》, from 《住宅特集》2017年08月号 p.30 , written by 中川エリカ

Dennis Scott Brown in conversation with Enrique Walker, Philadelphia, 10/29, 2013, updated June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