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東豊雄の作品1971~1988 建築・インテリア・家具》, from 《別冊新建築》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1988年 p.51, written by 伊東豊雄

 

《伊東豊雄の作品1971~1988 建築・インテリア・家具》, from 《別冊新建築》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1988年 p.51, written by 伊東豊雄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別冊新建築 1988年 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Shinkenchiku Special Issues 1988),版權歸屬:© Shinkenchiku-Sha Co., Ltd./附圖:© 別冊新建築 1988年 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アルミの家/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黃則維/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


伊東豊雄的作品1971~1988 建築・室內・家具


■ 鋁之家

■ Aluminum House

■ 1971

■ 神奈川縣藤澤市辻堂海岸

這座建築圍繞著兩根光的筒狀空間展開,並輕輕覆蓋著一層鋁製外殼,彷彿是一艘突然降臨城市的宇宙飛船,散發出異質的光芒。同時,這也意圖隱沒於周圍充斥著巴拉克風格(バラック, barracks)的住宅之中。該地點位於湘南海岸附近的住宅區,建於1971年,當時郊區的概念已經開始變得模糊。

建築由木構造的兩層樓組成,兩根柱子上交錯著大梁,個別的房間環繞著柱子分布。光從這兩根柱子上方的中庭灑下,但由於中庭不在房間的中央,人們的活動自然而然圍繞著柱子流動,光的筒狀空間反而成為失去的中心,浮現出來。

這座住宅的巴拉克風格和覆蓋空間的方式,可以說與80年代的「銀帽子」和「遊牧者」等作品相近。




■ 新建築住宅設計競技1972 応募案

■ Entry Proposal for the Shinkenchiku Residential Design Competition 1972

■ 1972

這個設計提案展現了地方性城市住宅的外殼與非日常的光線,科技的可視化與封閉的沉默空間,結構的表現與純白的空間,建築的社會性與藝術性,以及新陳代謝與形式主義之間的各種對立與矛盾。「鋁之家」正是這些自1960年代至1970年代轉變中的混沌情感的真實體現。

然而,在發表「鋁之家」後,這種自我分裂的情感暫時得到平息。向內,向空間,向光的表現,意圖迅速統一。在這樣的時期,我參加了新建築住宅設計競技1972(評審:篠原一男)。

這是我自菊竹事務所離職後第一次參加的競賽,因此這個提案顯然受到「鋁之家」的影響,但也清晰可見後來所創作的「千瀧山莊」、「黑的回歸」、「中野本町之家」等作品的方向。

長長的光筒,柔和的光領域,與自身保持距離的觀察點,這些成為了1970年代的主題。對於城市與社會現實的否定性表現,這是我在過去十多年不斷探索的開放性試驗的起點,似乎也是一種逆向的條件設定。

比賽結果為佳作。在頒獎典禮的早晨,我首次見到了建築師篠原一男。



■ 黑的回歸

■ House in Sakurajosui

■ 1975

■ 東京都世田谷區桜上水

這是一座位於世田谷區綠樹成蔭的住宅地的小型木造住宅。由於用地狹小,即使是允許的最大延床面積也僅約80平方米。此外,建築物的前寬僅為2間半(4.5米),這象徵著東京嚴峻的住宅條件。

業主是一個由四人組成的家庭,對所謂的「個室」需求相當苛刻,父母的臥室寬度僅有1間(1.8米),而孩子的房間約為8疊。

從中央入口直通兩側的房間,正對面是階梯。由於上方有豐富的採光,這階梯給人一種似乎通往外部的印象。基於這種如同克萊因瓶般的結構,故命名為「黑的回歸」。



■ 中野本町之家

■ White U

■ 1976

■ 東京都中野區本町

這座住宅位於靠近新宿副都心的區域,從新宿站西口可望見超高層建築,同時環境安靜,綠意盎然,是個理想的住宅區。從航空照片上看,灰色的建築群中散布著綠色的小口袋,而這棟擁有獨特平面的住宅也不難被找到。

這棟住宅被稱為「White U」,其約75平方米的馬蹄形庭院被兩面牆圍繞成U字形。室內白色的曲面牆體創造出連續的空間,透過狹長的天窗和面向庭院的開口,柔和的自然光洒入,沿著白牆擴散,充滿整個空間。

圍繞著圓環形柔和內部的RC牆面,外部則呈現出堅固封閉的形態。然而,經過12年的竣工,這座混凝土外牆如今被繁茂的藤蔓覆蓋,呈現出柔和的變化。



■ 上和田之家

■ House in Kamiwada

■ 1976

■ 愛知縣岡崎市上和田町

上和田位於愛知縣岡崎市的郊外,作為名古屋的衛星城,近幾年來其風景從水田轉變為住宅,成為典型的新興住宅區。這棟住宅在這片由木造住宅組成的匿名風景中,孤立成為一個中性的混凝土箱。

與外觀上的冷酷印象形成對比,室內則是白色且柔和的空間。「中野本町之家」中使用的兩面長曲牆面,在這裡被分解為幾面圓弧形或階梯形的牆壁。這些牆不僅形成了中心的広間,同時也微妙地平衡周圍個室的位置,以避免產生空間剩餘的感覺。

從個室到広間的移動經過精心計算,使得即使個室的門敞開,広間的視線也不會受到阻擋,從而保護各個室的隱私。光線也隨著人流沿著這些白色牆面流動,始終以間接光的方式潤滑地滑入廣間。

因此,這個空間在白色牆面和光的交織下,形成了一個模糊的中心,並且構築出一個柔和流動的空間。



■ D酒店

■ Hotel D

■ 1977

■ 長野縣小県郡真田町菅平

位於長野縣的菅平高原是著名的度假地,冬季作為滑雪場,夏季則是進行橄欖球等訓練的場所。這棟建築是一家小型度假酒店,擁有35間客房,能容納約120人。

基本構成上,沿著東西約60米的長軸線設置了一條主要動線,東側是前台、餐廳和休息室,西側則是客房。此外,形體的操作也沿著這條軸線展開。

平面上,穿透客房部分的強軸線,透過休息室下部的曲牆柔和地融合,從而產生東側和西側空間性質上的對比。在斷面方向上,東西方向的三角形斷面隨著軸線的延伸而改變形狀。即是說,圓弧形和階梯形等白色抽象形狀元素,沿著軸線三維排列,並隨著人流展開。

客房從這條軸線的通道上半階半階錯開,上層為四人間的美墅型式,下層則為平房式的三人間。室內裝潢與休息室相同,均覆蓋著純白的抽象面。



■ PMT大樓—名古屋

■ PMT Building—Nagoya

■ 1978

■ 愛知縣名古屋市東區

這棟建築位於名古屋市中心附近,是一家從事印刷機械進口與銷售的公司的展覽室和辦公大樓,面向主要街道之一。

一樓的層高達7米,面對道路設有大開口,非常開放的空間。這個空間作為印刷機械的展覽室,並可以從二樓的圓弧形陽台商談區通過吹空間俯瞰到進行中的印刷機械示範。整體而言,一、二樓的展示空間量體與三、四樓的辦公空間量體上下重疊構成了一種結構。

此外,此作品的主要特徵是輕盈的外立面表現。覆蓋在這些量體上的鋁板立面,為各個量體帶來了緩和的曲線。柔和起伏的金屬面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彷彿浮現在名古屋主要街道沿線的城市風貌中,給人一種被風吹拂而在空中舞動的閃爍布片的印象。



■ 小金井之家

■ House in Koganei

■ 1979

■ 東京都小金井市中町

這棟建築位於東京郊區,是一所住宅。其結構體採用了類似於柯比意「多米諾系統」的鋼骨均質框架(9.0m x 6.0m x 5.5m)。

在周圍有三層公寓和兩層公寓的情況下,為了讓四口之家能在30坪的居住空間中享受舒適的城市生活,對日照和通風等方面特別考慮也是不言而喻的。家庭成員聚集的客廳、餐廳和廚房設置在二樓,而臥室等個室則配置在一樓,這是確保狹小都市住宅獲得日照的極為普遍的解決方案。

由於內部沒有間隔牆以外的內裝,鋼骨和預製水泥板直接暴露在室內。住宅完工後,這種具有立方體形狀的低成本鋼骨住宅被認為可能成為都市型住宅的一個標準型,隨後進行了許多研究,並將這些研究結果整理為易於訂購的「DOM-INO」,進而展開至後續的住宅設計中。



■ 中央林間之家

■ House in Chuorinkan

■ 1979

■ 神奈川縣大和市中央林間

這棟建築位於神奈川縣中央林間的住宅區,除了為夫妻和兩個孩子設計的標準格局外,還增設了一個約18疊的工作室(主婦是這個空間的使用者),面向道路一側。

建築為兩層木造結構,採用斜屋頂和前側的拱形屋頂,外立面則可見幾個裝飾性部分。外牆材料的柔性板接縫、角落和開口處都用鋁線材進行分隔,並且在雨戶、窗框和雨樋等細節上,都儘量設計成在同一平面內以保持整體協調。



■ 笠間的家

■ House in Kasama

■ 1981

■ 茨城県笠間市下市毛

這棟住宅位於陶藝之鄉笠間,專為陶藝家設計,擁有三個主要功能:業主夫妻的居住空間、工作室和小型畫廊。

沿著等高線緩緩彎曲的翅膀形體量由一樓的工作室和二樓的居住空間組成,並且向北延伸的切妻屋頂下方則設置了小型畫廊。這兩個性質不同的量體在平面和形態上都經過多種操作,並且略微偏離軸線進行連接。在這些交接點上,兩個切妻屋頂相連,形成了進入空間的體量,使得這兩個體量之間產生了一種模糊的融合關係。

如此一來,軸線的偏移和體量的組合等形態操作,充分展現了自「中野本町之家」以來持續使用的設計手法。此外,這也展現了開放性等特徵,成為後續發展的關鍵節點。



■ 花小金井之家

■ House in Hanakoganei

■ 1983

■ 東京都小平市花小金井

這棟建築為混合結構住宅,第一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第二層為木造。從外觀上看,淺拱形屋頂的開放空間與切妻屋頂的封閉空間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結構。

業主提出的要求是三代同堂(廚房和浴室各兩個)及擁有充足的陽光。設置於第二層的空間作為半戶外的陽光房,還可用作土間(雖然稱為土間,但並不具備傳統民宅的沉重感),並設計為入口大廳、客廳、實用空間和走廊等多種功能。

這個空間可用來晾曬衣物、放置簡易床,甚至有時擺放大型餐桌,成為一個極為舒適的區域。



■ 銀色小屋

■ Silver Hut

■ 1904

■ 東京都中野區本町

這棟建築位於新宿副都心開車約15分鐘的地點,周圍環境靜謐且綠意盎然。「銀色小屋」延續了「小金井之家」和「花小金井之家」中的「城市住宅中的開放空間」主題(都市住宅におけるオープンスペース),並以最純粹的形式實現了該理念。同時,該建築避免了過於刻意的形態操作,直接回應場地功能,成為臨時性(仿設性)和具體性的新主題的起點。

該建築的基本結構是由每隔3.6米的混凝土柱及其上方的鋼骨淺拱屋頂覆蓋各種空間,包括庭院。這些柱間和相應的拱頂大小根據每個空間的性質進行調整,最終形成了由七個大小不一的拱形屋頂組成的獨立小房子集群,呈現出村落的形象。

與粗大的混凝土柱形成鮮明對比的輕盈鋼骨拱頂,每個菱形單元均在工廠製作,現場只需用螺栓固定,幾乎屬於乾式施工法,這一點最強烈地體現了住宅的臨時性氣氛。此外,組裝式家具和汽車零件用於開口處,或是重新利用舊住宅的和室地柱等多樣化元素,都是對各空間需求的具體回應,為整個場地增添了愉悅的氛圍。

各個空間雖然最小限度地被分隔,但大多數使用鋁製沖孔金屬或鋼骨格柵作為屏風,或用透明材料如玻璃進行隔斷。因此,內部的視線穿過明亮透明的空間與構件,獲得了模糊的透視方向,並隨著風飄向眼前的樹木,最終融入空中。



■ 大鰐運動綜合體計畫

■ Project for the Sports Complex in Owani

■ 1985

■ 青森縣南津輕郡大鰐町

這是一個針對青森縣古老溫泉町的運動與休閒設施計畫,旨在利用該地豐富的溫泉資源。位於弘前市稍南的大鰐町的大鰐阿札拉公園,長期以來作為附近使用者所熟悉的滑雪場,現在計畫擴建滑雪場,同時增設酒店、橄欖球場、棒球場和網球場等設施,轉型為綜合性的運動度假公園。

此計畫希望成為公園內的象徵,並打造全年無休的運動與休閒設施,包括室內和室外游泳池、療養中心,還有訓練健身房、活動廣場和餐廳。此外,計畫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溫泉資源,降低運營成本,並提出新的溫泉利用方式。

具體來說,除了直接在療養中心使用溫泉外,還計畫透過熱交換系統逐步利用溫泉進行游泳池加熱、地板暖氣、屋頂和建築周邊的融雪等功能。

在冬季,這片被雪覆蓋的地方,為了營造出異空間並引入自然光,使全年都能夠接觸到綠色環境,整個建築將以木造桁架和塗有特氟龍的玻璃布進行柔和覆蓋。

目前,類似於療養中心和健康樂園的設施建設正處於一種熱潮,似乎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但在冬季雪覆蓋的地區,對於這類全年型的運動休閒設施的需求未來仍將持續。

遺憾的是,此計畫在進行過程中被迫中止,但目前在同樣的東北地區,正在計畫一個更大規模的運動綜合體,預計將在近期實現。



■ 藤澤市湘南台文化中心設計競賽應用案

■ Project for Fujisawa Municipal Cultural Complex

■ 1986

■ 神奈川縣藤澤市湘南台

這次競賽的要求是將一千個座位的市民廳、以科學教育為主的兒童文化中心,以及針對主婦的社區中心三個不同功能進行複合,並提出全新的空間性提案。我們所提出的方案,正是對當今公共建築無謂巨大化和威權主義化的批判,旨在創造一個真正屬於市民的「家」。這不是一個紀念碑式或威嚴的空間,而是將各家庭功能的部分集成於最新技術和感性的城市聚落。

例如,兒童文化中心是一個配備電腦和視聽設備的兒童房,而帶有玻璃屋頂的大廳則是一個供親子日光浴或觀星的陽光房。這些「家」並不是已完成的住宅,而是能夠接納孩子和主婦活潑活動的柔和空間,必須對城市的自然環境敏感回應。它們同時也是從現實中飛躍而出的富有虛構性和冒險性的夢想之家。

在這樣的構思下,我們首先將壓迫感強烈的大量體集中在地下1樓和地上1樓,形成一種基座(人工地面),並以綠色土坡有意識地消除其形狀。這樣獲得的屋頂空間,因其自由和開放感,賦予了散佈於此的「家」以某種浮力。兒童之家、天文觀測塔、餐廳及風之小道等以銀色金屬統一設計,呈現出空中花園的形象。

在功能分佈上,最底層設置成人設施,中間層為兒童文化中心的主要功能,屋頂層則分布著從兩者中選取的「家」的功能,並通過類似火山口的大廳實現縱向流動。屋頂的原始小屋聚落,與建築相比更接近於家具,宛如裝置藝術般出現。

這個計畫在時期上夾在「遊牧少女包」和「游牧餐廳」之間,為一系列思考實驗和感性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契機。



■ 東京遊牧少女包

■  Exhibition Project for the Pao as a Dwelling of Tokyo's Nomad Women

■ 1985

在不斷產生資訊並迅速消費這些資訊的城市東京中,有一群少女以敏銳的直覺捕捉著變化的資訊,輕鬆地享受著「現在」的時光。她們或許就是漂泊在東京這座城市的遊牧民族。

以這些像遊牧民族般的少女為主角,我們想像她們輕鬆居住的空間,稱之為「包」(パオ)。這個包內配置了三種功能的家具:

時尚家具:結合了梳妝台和衣櫥的設計,這是可以將多種形象疊加於自己身上的家具,進行形象遊戲。它由圓管的環、玻璃、鏡子和鋼絲構成。

知識家具:一體化的椅子和桌子構成了資訊的駕駛艙。桌上的擴張金屬面板上擺放著整理過的雜誌,以及各種電子媒介,如隨身聽等。這些家具由鋼管、擴張金屬和布料構成。

輕食家具:一個人用的茶幾與內建電磁爐的儲物架組合。這些家具適合喝咖啡或吃方便餐,並以鋼管的環用鋼絲懸吊。

這個計畫曾在東京的一家百貨公司舉辦的裝置藝術展中展出。



■ 東京遊牧少女的家具

■ Exhibition Project for the Furniture for Tokyo's Nomad Women

■ 1986

這個計畫是為了日本代表性的成型合板家具製造商主辦的展覽「積層與建築師的邂逅」(積層と建築家の出会い)而創作的,並在「東京遊牧少女包」的房間中想像的家具進一步發展而成。設計的理念並不是用重而硬的材料來造型,而是用柔軟輕薄的材料來輕柔包裹身體,以表現出輕盈漂浮的形象。

餐椅(有背和無背兩種):椅子的薄座面由細鋼管支撐,形成一種桁架結構。座面則以塗層布或鋁板等材料進行表面處理。



■ 家具系列——カタイ

■ Series of Furniture——KATAI

■ 1988

這兩款椅子是應義大利家具製造商的委託,基於「東京遊牧少女的家具」的概念延伸而設計的戶外家具,包括躺椅和床。它們的構造均由薄型擴張金屬面板支撐,面板上設有彈簧的沖孔板,所有材料均使用不銹鋼以考量耐候性。經折彎加工的肋條強化了不銹鋼沖孔金屬面板,並由不銹鋼圓管腿支撐。

座椅和靠背的沖孔面板考慮了坐下時所承受的重量,隨機設置了彈簧,擴張金屬和面板由這些彈簧支撐。此外,透過在不同點改變彈簧的反力,使擴張金屬變形,達到柔和包裹身體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為伊豆的長八美術館設計的躺椅也具備相同的結構,且背部可傾斜。



■ 家具系列——キョロ

■ Series of Furniture——KYORO

■ 1988

這把椅子是餐椅。之前在「東京遊牧少女的家具」中設計了以成型合板和鋼圓管構成的餐椅「フーラ」(hula),這次則進一步發展,旨在更柔和地包裹身體,提供更舒適的坐感。座椅和靠背面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部分沖孔的鋁面板(厚度為2.5mm),另一種是塗裝仕上的成型合板。椅腳由薄鋁面板(厚度為6mm)裁切成帶狀,並向腳尖逐漸變細,通過彎曲加工並用鋼板螺栓固定組裝而成。靠背則由從鋼板延伸出的13Φ鋼圓管支撐。

由於靠背、座椅和椅腳均由薄面板構成,使整體給人輕盈而柔和的印象。



■ 遊牧餐廳

■ Restaurant NOMAD

■ 1986

位於東京港區六本木的這片土地原本計劃用於建設酒店,但因用地收購延遲,建築用途臨時改為餐廳。因此,這個計劃呈現出一種極其臨時、類似於臨時馬戲帳篷的形象。

外觀形狀受到地塊形狀及法律與經濟規制的自動決定,因此建築所產生的隨意形態被消除。室內空間則像雲朵般懸吊著擴展金屬網和金屬布,二樓的客席平台上包裹著金屬布,牆面上則覆蓋著鋁製沖孔金屬,整個空間以金屬和柔軟材料的舞台裝置般的方式構建,展現了臨時性所具備的即興性和虛構性。這種即興性和臨時性也反映在目前這家餐廳的運作方式上。

最初作為餐廳使用的空間,隨後轉變為能樂舞台、視頻裝置和音樂會空間,隨著不同的活動而變化,至今仍持續為在城市中漂泊的美食家們發出新的虛構形象。



■ 横浜風之塔

■ Tower of Winds in Yokohama

■ 1986

這座塔位於橫濱站西口車站前廣場的中央,作為橫濱站西口誕生30周年紀念事業的一部分,透過指定競賽(參賽的造形作家7名和建築師3名)而實現。

競賽的條件是在不損害約20年前建造的混凝土塔(上部為高架水槽,下部為吸氣塔)功能的前提下,重新將其轉化為象徵塔。 我們的提案首先將現有的塔全面覆蓋鏡面,並用擁有橢圓形平面的鋁製沖孔金屬圓柱覆蓋其周圍,之間布置幾種照明,以期達到類似萬花筒的效果。

車站廣場周圍環繞著百貨公司和辦公大樓,夜晚會亮起各種霓虹燈。在這樣的混亂背景中,我們並不追求象徵塔的強烈形態,而是力求簡單的外觀。照明效果的設計也旨在與周圍的霓虹標誌形成錯位。

白天,這是一個幾乎不具存在感的簡單鋁製圓柱,偶爾在逆光下可以隱約看到其結構。從傍晚到夜間開燈時,萬花筒的效果逐漸顯現。

使用的照明設備包括約30公分格距的1280個迷你燈球、12個白色霓虹環,以及下部的30台投光器,這些設備由電腦控制,透過閃爍和位置變化將周圍的噪音、時間、風向和風力即時轉換為光的表現。此外,還會在報時時進行特別的程序。



■ 馬込沢の家

■ House in Magomezawa

■ 1986

業主是一對三十多歲的年輕夫婦,設計條件是希望擁有一個無性格的箱子,以便在生活中逐漸塑造出自我風格,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尚未固定。

這座住宅位於船橋市的開發中住宅區,無性格的箱子分為兩個互補的性格空間:一個是被鋼骨輕緩的拱頂覆蓋的外部性質空間——空間A,另一個則是被混凝土牆圍繞,具有傳統農家土間特徵的空間——空間B。從這一點來看,這座住宅可以視為「花小金井之家」的延續。

連接兩個箱子的露台和樓梯位於半戶外空間,這裡具有類似於緣側的性格。在這裡,光與風近在咫尺,仿佛隨處可見的漬物用大根在輕鬆的氛圍中安然滾動。

業主在一樓和二樓之間往返時,呼吸到外面的空氣,感受到沒有室內廁所等設施的狀態,這讓他們感到彷彿回到了童年時去過的鄉村家中。他們希望逐漸打造出「我們的生活」,因此在小小的兩個箱子內部,家具慢慢地開始進入,生活氣息也隨之漸漸醞釀起來。



■ 神田M大樓

■ M-Building in Kanda

■ 1987

東京都千代田區的神田須田町周邊,保留著江戶風情的木造老店與中小型建築物的改建並存。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座建築也應運而生。

該地塊是一個被兩條銳角交叉的道路包圍的約140平米的台形土地,要求在其中設置滿足容積的租賃空間和業主的辦公室。在這種條件下,法律規定幾乎決定了建築的形態。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選擇的方案是在充滿容積的結構中插入樓板,這種結構如同用竹編織的籃子。具體而言,這是由混凝土柱和斜撐構成的粗糙籃狀框架以及空洞樓板的組合。

被分割成三角形的立面上,透明玻璃、鋁合金面板和擴張金屬屏風被嵌入在混凝土表面上。最上層的屋頂則用鋼樑支撐的不規則圓頂覆蓋,呈現出避開兩條道路的形狀。內部用布料隔斷,使空間更顯柔和。

傍晚時分,稍顯沉重的混凝土質感逐漸消失,僅剩的玻璃和鋁製三角形圖案開始浮現,展現出一種稀薄的皮膜的屏幕效果。



■ 高樹町之家

■ House in Takagi-cho

■ 1988

這座於1988年5月剛竣工的住宅,坐落在從六本木通往高掛町交叉口稍內的寧靜住宅區。面對狹窄道路的建築面寬有限,一道波浪形的大屋頂由波紋管構成,覆蓋著向內延伸的巨大量體。

一樓為針對外國人的單間出租,二樓和三樓則是業主的居住空間。因此,1樓與2樓的部分使用封閉的RC結構立方體,而在其上方則輕巧地用鋼骨組成開放空間,形成了這樣的結構。

這種依據「DOM-INO」系統,巧妙區分閉合空間和開放空間的設計,正是對現代城市生活的實際回應。在這棟房子裡,從二樓的客廳到三樓的餐廳之間是一個貫通的空間,而餐廳則連接著一個連續的天井和和室,整個空間都覆蓋在同一屋頂下。天井部分用切割過的波紋管製作出柔軟的帳篷膜屋頂,形成明亮的半戶外空間。在這裡,可以眺望到綠樹成蔭的周邊住宅區、新近建成的廣尾高樓,甚至遠方的東京塔,營造出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 ティールーム"J"

■ Tearoom "J"

■ 1988

位於東京都渋谷區的這家「ユーハイム」洋菓子店,以巴姆庫亨聞名,店面設在涉谷站前的一樓,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儘管店面面積狹小,但由於擁有超過4米的高挑天花板,因此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並以類似於歐洲國家的鐵與玻璃大屋頂的舊車站形象來構建店內空間。

天花板上貼著擴大印刷的法國車站照片,下面則重疊著拱形的格架梁。由於牆面上部使用了鏡子,天花板的圖案和格架梁得以多重反射,增強了視覺效果。在其下方,廚房和水回系統被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聯想起火車的線性形態。這一車輛設計,給人一種比古老歐洲優雅風格更具金屬感和機械感的現代印象。

客席則如同車站內的月台咖啡廳般充滿樂趣,亦如火車內的包廂般優雅,佈滿整個樓層。基於這優越的地理位置,該小空間預期成為一個以等候會面為主要用途的待合喫茶,展現出戲劇性的發展。



■奈良絲路博覽會 浮雲area

■ Silk Road Exposition, Nara, 1988

■ 1988

奈良博覽會在充滿綠意和歷史建築的奈良市內舉辦,會場分散在公園內。由於環境和遺跡保護的要求,基礎必須埋在地表面下30至50公分,這對設計帶來嚴格限制。此外,基於「絲綢之路」的浪漫形象,各個會場的所有設施統一採用膜結構。

這些帳篷用一層布柔和地包裹空間,呈現出隨風飄揚的輕盈感。然而,實際上,由於需要強大的張力和支撐結構,容易給人一種像石頭般沉重的印象。因此,此計畫的主題之一是恢復帳篷的親密感和自由感。前者體現在遊牧民族風格的蒙古包餐廳中,後者則體現在門口和龍形帳篷所表現的意象上。

「浮雲區域」是位於大佛殿旁的春日野主要會場的入口空間。在這片擁有400棵樹和4%坡度的土地上,分散配置了包括廣場、主要門口、管理辦公室、協會總部、服務設施、商店和餐廳等多種功能。

與主要會場的宏偉相比,這裡必然呈現出人性化的尺度。此外,從主要門口設計了兩條主要動線,但因為視野不清,需強調引導線的設置。龍形帳篷不僅引導人流和提供休息庇護所,還被視為環境裝置。這兩條懸吊的龍形結構,讓帳篷膜如浮雲般懸浮,並且兩側是擁有小型立面的各設施,整體構成一種村落的意象。

本區域原本僅是次要功能的集合,但通過展示博覽會的主要主題「道路」的意象,以及「人與物」的流動,創造出合適的景觀,彷彿從遙遠沙漠中傳來的風的空間。



■ 日本航空票務櫃檯

■ JAL Ticketing Counter

■ 1980~

自從1979年在日本航空票務櫃檯的設計競賽中獲得第一名以來,這九年來我已經為海外設計了30家分店,為國內設計了17家分店。其中有3家已經進行了第二次搬遷和改裝。這個票務櫃檯的大廳設計概念如下:

1.採用白色和灰色等單色調,創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空間,讓擺放的展示和制服等顏色形成強烈對比。

2.使用鋁和不銹鋼等金屬材料,營造出適合航空公司辦公室的機械感氛圍。

3.在天花板和隔板上使用沖孔鋁板,創造出半透明的屏幕效果,並使JAL標誌的輪廓投射在這個屏幕上,仿佛是障子上映出的「鶴」的影像。

到1985年12月完成的雅典分店,所有設計都是依據這個概念所制定的手冊進行的。然而,由於各國材料的不足和施工技術的問題,實際上無法達到預期的完成度。

在國內,1984年施工的千葉分店因與新建大樓的工程同時進行,施工精度較高,開放時接近我們的手冊標準。此外,1985年年底開始設計的京都分店對手冊進行了些許修改。其中一項是為了讓空間更具傳統感,將鋁製沖孔屏風改為屏風狀,並將柱子設計成竹林的形象。另一項則是在天花板上設計了兩個曲線部分,描繪天空,營造出「天之川」的意象。

隨著時間推移,除了大廳的功能外,還增加了多功能空間的集成效應。在札幌分店,設有自助餐廳、商店和巴士候車區等多重功能,整體形成了一個廣場。在法蘭克福,則為在地的日本人提供各種資訊和畫廊空間,並舉辦各類活動。

法蘭克福的天花板設計靈感來自宇宙,擁有大型弧形的間接照明,並且從部分雲隙中可以看到天空,光帶狀的面板懸吊其下。櫃檯則改為大型圓弧形,並加入了鋁片的鑲嵌設計。

最近,我們逐漸在天花板和家具上加入曲線和曲面,以增添柔和的溫暖感。



■ JAL舊金山分店

■ San Francisco, USA

■ 1987

■ 美國,舊金山

JAL舊金山分店的大廳位於舊金山市中心,靠近聯合廣場的酒店區,建在日航酒店的地面層。由於這個酒店於1987年10月1日開幕,與之同步進行的計劃使得大廳的設計於1986年9月前完成,因此在室內設計上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竣工。

考慮到天花板的高度,我們在這一系列JAL大廳中引入了天空畫天花板的設計,並透過懸掛鋁製沖孔面板來表現加州清新的形象,彷彿風在吹拂。橫向延伸的大廳與後台辦公室之間用大理石和灰色牆面隔開,但為了保持空間的延展感,風的面板從入口延續至後台辦公室,形成了一個連貫的設計。



■ JAL雪梨支店

■ Sydney, Australia

■ 1988

■ 澳大利亞,雪梨

這個大廳是在大樓改建工程中擴展空間而進行的裝修。近200平方米的空間一部分面向外部,但大多數是面向大樓大廳的淺長型展示窗空間。正面設有JAL大廳,內部則設置了JCT旅行中心及其休息區。

JAL櫃檯的設計基於各國分店的手冊設計,但此次的條件是,JCT空間針對來自日本的團體客戶,並要表現悉尼的形象「城市度假」。因此,設計從日本的單色空間漸變為多彩的空間。

地板由深灰色的地毯逐漸變為沙灘的淺灰色、海岸和蔚藍的海洋,這是定制的地毯,使用了經計算機圖形處理的照片。牆面的裝飾,JAL櫃檯後面使用白色大理石和銀色顆粒,而活動空間後面則是灰色木質面板,並點綴了櫻花形象的顆粒。

天花板由白色漸變為藍天,並畫上了模仿噴氣機軌跡的管道。整體設計從靜態向動態的連貫性,可以透過大樓大廳側的玻璃作為展示來觀察。



■ JAL雅加達分店

■ Jakarta, Indonesia

■ 1988

JAL雅加達分店位於1987年10月竣工的市內主幹道SUTIRIMAN街上的新辦公大樓「MID Plaza」。該大樓最初的計劃是由JAL和日系T銀行作為主要租戶進行的,入口左側為JAL,右側為銀行,各自的辦公室則設置在二樓。

東南亞對日本的印象以最先進的技術代表的高科技為主,因此我們的設計手冊中所提到的金屬材料,被認為是適合航空公司辦公室的機械氛圍。而使用的鋁製沖孔材料也被認為適合這個新的大廳設計。

雅加達靠近赤道,終年炎熱的熱帶氣候中,海風不斷吹拂。在一片平房紅瓦民居中,點綴著幾座現代化的建築,並且周圍隨風搖曳著許多棕櫚樹,這些元素也融入了設計中。四根大型風柱則讓人一走入室內便感受到從炎熱外部進入後的清新風。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Dennis Scott Brown in conversation with Enrique Walker, Philadelphia, 10/29, 2013, updated June 2018

《自らつくり続ける仕事場》, from 《新建築》2020年07月号 p.78, written by 長坂常

《荒ぶる好奇心の先に》, from 《住宅特集》2017年08月号 p.30 , written by 中川エリ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