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フォトエッセイ——記憶の中の9つの都市》, from 《別冊新建築》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1988年 p.42, written by 伊東豊雄

《フォトエッセイ——記憶の中の9つの都市》, from 《別冊新建築》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1988年 p.42, written by 伊東豊雄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別冊新建築 1988年 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Shinkenchiku Special Issues 1988),版權歸屬:© Shinkenchiku-Sha Co., Ltd./附圖:© 別冊新建築 1988年 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


照片隨筆——記憶中的九個城市

攝影與文字:伊東豊雄


過去的十年裡,我大約每1.5個月就會跑到一個海外城市。大部分是為了工作,有時是在工作或講座的間隙,順便去看看一直想看的建築或城市,但停留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現在回想起來,那些記憶相互交疊、錯綜複雜,編織出一個個拼貼般的城市。

尤其是因為這些旅行不是自己計劃的,所以可能幾天前還在里約熱內盧美麗的海灘上散步,幾天後就已經在卡拉奇的沙漠中開車了。有時甚至根本沒在城市裡走過,只是在酒店和工作場所之間來回。

因此,這些記憶就像東京一樣混沌,只能顯示出零碎的片段,無法形成完整的空間。然而,即便這些城市在我的記憶中無法整理,在某些詞語的引導下,它們還是能勾勒出一些清晰的影像。這裡描述的城市,是在九個詞語的引導下,從沉睡的記憶中浮現出的種種影像。



1.暫時的城市

上圖左:馬拉喀什(摩洛哥)的麥地那,擠滿了人群的拱廊,穿過百葉窗灑下的美麗光線。/上圖中上:馬拉喀什的廣場,圍觀表演的人群。/上圖右上:巴黎節慶遊行的臨時貴賓席。/上圖中下:清邁(泰國)的黃昏,熱鬧的街市小吃攤。


從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乘坐巴士顛簸了四個小時,沿途除了看到幾個用日曬磚塊搭建的立方體民居小村莊外,周圍都是一望無際的乾燥沙漠景觀。當沙漠中開始出現綠意時,巴士便到達了馬拉喀什(Marrakech)。

午後,城市中心的廣場面對著一座清真寺,廣場上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穿過人群,發現這些人群分成了小團體,每個團體的中央都有表演者、占卜師和鍊金術師各自展示自己的技藝、念著咒語。有的人不停地翻筋斗,有的人讓孩子們打拳擊,有的老人閉著眼睛自言自語。一個圈子消失後,另一個圈子又形成。孩子們拉扯著袖子賣毒品。當夕陽西下,黑壓壓的人群悄然散去,廣場隨著清真寺的鐘聲逐漸被黑暗包圍。片刻的寧靜。

然而,再次望向廣場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夜幕下的廣場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光之空間,那是廣場上無數小吃攤的燈籠照亮的。那些光芒如同漂流的精靈燈般純白地搖曳著。



2.混亂的城市

上圖左上、左下:香港 九龍城的公寓群/上圖中:九龍城 迷宮般的購物拱廊在公寓群下蜿蜒/上圖右:購物街


住在像東京這樣無法看到全貌的城市中,人們的身體在城市空間中會失去方向感,並漸漸享受著在這種漂浮流動的狀態中放任自我的快樂。反而在像歐洲那樣明確規定自身位置的城市中,會感到一種奇怪的不安。

然而,一旦踏入九龍城(Kowloon City)的內部,那真的是變成了地下迷宮。走過兩三次轉角,就會感到自己似乎被黑暗吞噬。不到一米寬的通道上方,懸掛著數十戶家庭的給水塑料管,雨水和排水從牆壁和天花板的各個角落滴下,彷彿小河般流過通道。經過無數次的彎曲和不規則的轉折,突然出現了一個用混凝土加固的樓梯,入口處排列著大量的信箱。這裡到底有多少住戶,規模有多大,如何排列,完全無法估計。

從陽光照射的外部看,那景象似乎是一個巨大而高密度的集合住宅樓。但仔細看,會發現這些是多棟建築連在一起。建築與建築之間的空隙被橋樑或住戶填補,上方也被加建重疊,前面的陽台也被擴展成房間,這些建築物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每個陽台可能都安裝了網格防盜和防墜,每戶都試圖擠出再寬一公分的房間,展現出錯綜複雜的全貌。這一切就像不可見的城市空間縮影一下子被揭露出來。

但通過網格看進每個陽台的內部,放置著家具和種植的花,可以看到每戶都在努力享受微小的生活。腳下的店鋪也有棚架和帳篷,牽著孩子的人們神情安詳地來往。九龍城可說是匯集了大量人們的能量而建成的生活博物館。



3.風之城市

上圖左上:雅典 風之塔上部的「風之神」浮雕/上圖中上:海德拉巴的夕景/上圖右上:海德拉巴(Hyderabad)(巴基斯坦)的捕風者——巴德·吉爾(バッド・ギア)/上圖左下:雅典 羅馬時代建造的天文觀測用「風之塔」/上圖中下:卡拉奇(Karachi)(巴基斯坦)河邊設置的廣大洗衣場


如何將看不見的事物視覺化,對我來說是最感興趣的建築課題。現代的城市空間中充滿了各種由科技發出的不可見訊息和噪音。這些只需通過某些感應器就能輕易地轉換成聲音、影像或光線,變得可視化。因此,現代建築也必須將這些不可見的訊息視作可視化的空間裝置。

巴基斯坦卡拉奇以北約250公里的海德拉巴市(Hyderabad),最原始的層面上,通過「巴德·吉爾」(バッド・ギア)將看不見的風視覺化。「巴德·吉爾」是一種裝置,通過安裝在煙囪般的筒上的反射板,把風引入各個住戶內。根據B.魯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 1905-1988)在《沒有建築師的建築》(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Architecture, 1964)中的照片,這座城市的住戶大小不一,但都安裝了面向同一方向的「巴德·吉爾」,這景象堪稱「風之城市」。然而,在我訪問的海德拉巴市中,這些捕風者裝置幾乎消失了,只能在少數幾個地方看到幾個「巴德·吉爾」。或許是科技的發展再次讓風變得不可見了吧。



4.現代主義的城市

上圖左上:橫跨大樓的橋樑/上圖右上:鹿特丹 范內勒工廠(Van Nellefabriek, 1926)/上圖左下:工廠內部 無樑板之列柱/上圖中下:從中庭上部俯瞰辦公室/上圖右下:橋樑內部/圖右:樓梯的細節


鹿特丹可以說是歐洲最受現代主義影響的城市。這座立方體和禁欲風格的城市景觀與彌漫著紅磚中世紀抒情性的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街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座城市在1920年代成為「風格派」(De Stijl)活動的中心舞台,展示了抽象且純粹的藝術表現不僅限於藝術,還包含了市民新生活的整體鬥爭歷史。例如,走在街頭時,可以從陳列在展示櫥窗中的家具、燈具和家電產品等現代設計的徹底程度中,窺見一斑。

我與鹿特丹的學生們參加建築工作坊時也深有體會,他們中的一些人對「風格派」抽象空間的感覺已經滲透到身體中,幾乎無法想像其他形式的空間。

在這樣的鹿特丹,提到「風格派」空間,自然會想到里特費爾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 1888-1964)的建築和家具,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范內勒工廠(Van Nellefabriek, 1926)。這座生產煙草、咖啡和紅茶的工廠是由范德弗魯格特(Leendert van der Vlugt, 1894-1936)等三位建築師於1925年至1930年間建造的。

這座建築的精彩之處在於沒有表達特定的意識形態或觀念。沿著道路大幅圓弧的辦公樓,輕盈透明的工廠大樓外牆,橫跨大樓的透明橋樑,漂浮在屋頂的圓形觀景咖啡廳,支撐無樑板排列的混凝土柱群……。所有這些都沒有象徵性表現,而是由功能的極為直接的表現構成的。這座工廠的空間充滿了不受既有建築觀念限制的自由與清新。或許這是因為這座建築本身是一個功能性的工廠。然而,從范內勒工廠的整體規劃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極具雄心的嘗試,試圖創造包含網球場等福利設施在內的新時代理想環境,現代主義的烏托邦。



5.水的城市

上圖左上:曼谷 運河旁高腳屋裡生活的人們/上圖中上:從揚子江看上海的街道/上圖左下:曼谷 水上生活的住家船/上圖中下:曼谷 河邊的高腳民房/上圖右:曼谷 依賴水流的生活


無論是河流、運河、湖泊還是海洋,圍繞水構成的美麗城市數不勝數。比如在伊斯坦堡,城市被博斯普魯斯海峽陡峭的斜坡一分為二,宛如兩個城市相互對峙。由於這地形猶如雙生城市構成了一個整體,因此人們無論身處何地,都會望向對岸,如同在看自己的另一半。

在雪梨,城市反而圍繞著一個海灣而建。傍晚時分,人們彷彿約好了一般聚集在海灣,邊飲酒邊談笑,邊欣賞夕陽下歌劇院的剪影倒映在平靜的水面上。各個城市與水之間都建立了獨特的關係,創造了反映各自風景的鏡像。

在這些與水的關係中,曼谷的運河最為豐富地包容了我。從市中心流過的湄南河分支出無數運河,雖然這些運河的密度遠不及威尼斯的運河,也沒有形成都市風景。然而,在椰子樹繁茂、九重葛盛開的河邊,高腳民房中的人們過著融入自然的生活,構築了一個以水為媒介的烏托邦。

與其他城市不同,在曼谷,人們不僅利用水、觀賞水,他們不僅靠近水,而是完全被水包圍著生活。曼谷的空氣中充滿了水分,這濕潤的空氣正是這座城市柔和特質的來源。



6.光的城市

上圖左:拉圖雷特修道院地下聖堂(勒·柯比意)透進的光/上圖中上:伊斯坦堡的購物拱廊/上圖右上:維也納郵政儲金局中央大廳(奧托·瓦格納, Otto Wagner, 1841-1918)/上圖中下:墨西哥城卡米諾瑞爾酒店/上圖右下:俯瞰萊斯特理工大學實驗工廠大樓(詹姆斯·史特靈,  James Stirling, 1926-1992)


可以說,建築是一種將各種自然現象轉換狀態的裝置。溫度、濕度、雨水、風等自不必說,光的轉換對建築來說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過創造特殊的光線狀態,建築自古以來就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感動。在墨西哥城的卡米諾瑞爾酒店,預製混凝土百葉窗將強烈的陽光巧妙地轉換成柔和的粉色空間;在伊斯坦堡的穹頂購物拱廊中,頂部的光線如聚光燈般直射地面;在馬拉喀什的麥地那,架在商店街之間如拱廊般的簣狀木板百葉窗將地面染成細膩的條紋。

然而,我最喜愛的光之空間,是沒有陰影、明亮卻讓人失去時間感、被無盡靜謐的光所包圍的空間。位於維也納的奧托·瓦格納(Otto Wagner, 1841-1918)郵政儲金局中央大廳(Post Office Saving Bank, 1906)便是這樣一個被奇妙柔和光線包裹的空間。透過雙層玻璃的光線輕柔地照在玻璃磚地板上,使人如同在白日夢中漫步,感覺異常。而在詹姆斯·斯特林的萊斯特理工大學實驗工廠大樓的玻璃梁下,我也感受到同樣的氛圍。

如果說這些光線是極為中性的,那麼在帶有強烈感官魅力的光之空間中,沒有哪處能勝過勒·柯比意的拉圖雷特修道院地下聖堂。混凝土立方體中開鑿的圓形天窗下,被三種顏色分割的光線如同子宮般包裹著溫和的寧靜。



7.古典主義的城市

上圖左:帕拉迪奧的「卡普拉別墅」(圓廳別墅)遠景/上圖中:帕拉迪奧的「佛斯卡里別墅」/上圖右:帕拉迪奧的「巴爾巴羅別墅」


「宮殿是一座外觀優雅,能引起心靈共鳴的住宅。」「我逐漸明確了自己的想法。雖然在談論住宅,但實際上是在談論宮殿。通過不斷修煉那令我心靈震撼、鼓舞、激勵並提升的建築感受,我終於達到了『宮殿』的境界。」(勒·柯比意《住宅與宮殿》)

對柯比意而言,住宅和宮殿是不可分割的兩面。如果能給予功能性且舒適的住所以和諧優雅的秩序,那麼它就是宮殿。柯林·羅(Colin Rowe, 1920-1999)對柯比意的別墅和帕拉迪奧的別墅形式一致性的類比,恰好說明了這一關係。這一指摘顯示了即便在如機械般的現代建築中,古典主義的構成原理作為「建築」不可避免地被統合。

帕拉迪奧也是首位將神殿立面應用於別墅(住宅)立面的建築師。通過他的設計,樸素的農舍被賦予了美麗的比例和崇高的秩序,提升為神的館「建築」。

維辰札(Vicenza)這座城市是帕拉迪奧別墅(作為神殿的住宅)的博物館。當我拜訪這座城市時,那些仍然充滿生機,且美得令人眩目的別墅彷彿從夢中出現般在我眼前展現。確實,它們只能被稱為神的館。



8.吸音的城市

上圖左上:加德滿都(尼泊爾)的早市/上圖左中:加德滿都 早晨向神供奉祭品並祈禱的少女/上圖左下:加德滿都 小禮堂裡布道的人/上圖中下:加德滿都郊外的風景/上圖右:加德滿都市區 賣竹笛的青年



對旅行者來說,都市空間的表面所呈現的硬度或柔軟感,是影響整體印象的重要因素。即使在同樣的東南亞城市,香港給人的感覺是硬質的,所有的噪音似乎都反射在城市的硬質表面,鋒利地刺入身體。相比之下,在加德滿都、曼谷和清邁,光線和聲音似乎都被多皺褶的牆面所吸收。這並不是由於建築物立面材料的不同,而是因為建築物對街道的開放程度不同。如果建築物對街道顯示出防禦性,空間就會自然地變得反射;而如果顯示出接受性,空間就會變得吸音。當然,行人臉上的表情是堅硬還是溫和,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在加德滿都和曼谷,宗教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走在街上就能深切感受到。在加德滿都,街道各處都有小神龕,雕有象頭神,人們早晨獻花和食物,祈禱。在曼谷和清邁的街道上,也常見披著黃色袈裟的少年在寺院樹蔭下讀書。泰國和尼泊爾人民那種溫和的微笑,或許正源自於他們對神佛的信仰。



9.未來的城市

上圖左:香港市區 道路旁突出的招牌/上圖中:香港上海銀行(諾曼·福斯特)的電梯大廳/上圖右上:香港上海銀行中庭的辦公室/上圖右下:香港的超高層住宅大樓


自從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以來,未來城市的空間就定型為巨大摩天大樓群與破舊棚屋群的混雜。未來的建築不再是單純的超現代建築,而是與預示廢墟到來的荒廢棚屋不可避免地共存。那種在其間高速穿梭的運動才是真正的未來感。

從混雜的角度來看,東京已經頗具未來感,但在垂直方向的運動上,遠不及香港。密度驚人的高層住宅群以及以香港上海銀行為首的玻璃幕牆辦公大樓群,在其底部則是水上生活者的帳篷船或簡陋的小攤。香港上海銀行的入口並不像普通大樓那樣打開門進入內部,而是通過長長的電梯穿過水平玻璃面上升,這無疑是具有象徵意義的。

在高度技術支持下的極度人工環境與最接近自然的原始空間之間,無論是污染的還是未經技術改造的,人們高速往返其中。我們的身體整合這兩種空間,並在身體感覺中形成一個只存在於未來的城市空間。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Dennis Scott Brown in conversation with Enrique Walker, Philadelphia, 10/29, 2013, updated June 2018

《自らつくり続ける仕事場》, from 《新建築》2020年07月号 p.78, written by 長坂常

《荒ぶる好奇心の先に》, from 《住宅特集》2017年08月号 p.30 , written by 中川エリ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