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建築印象記—高橋靗一—シャトゥーシュを夢みて》, from 《別冊新建築》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1988年 p.102, written by 高橋靗一

《私の建築印象記—高橋靗一—シャトゥーシュを夢みて》, from 《別冊新建築》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1988年 p.102, written by 高橋靗一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別冊新建築 1988年 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Shinkenchiku Special Issues 1988),版權歸屬:© Shinkenchiku-Sha Co., Ltd./附圖:© 別冊新建築 1988年 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シルバーハット/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


夢中的沙圖什(shahtoosh)

我的建築印象記——高橋靗一(第一工房)


伊東豊雄極早期的一個住宅作品被命名為「鋁之家」(《新建築》1971年10月号),這是一個頗具象徵性的事件。


戰後,鋁這種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出現,像是陽極氧化鋁製的便當盒、鋁鍋,以及薄薄的鋁匙(有點古老了),這些東西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某種悲哀的感覺和廉價的質感。大約十年後,鋁才真正作為建築材料登場,這得益於一種新技術——擠壓成型,誕生了鋁窗框。我清楚記得那時被那些奇特的截面形狀和擠壓鋁的冷冽質感深深吸引。然而,之後即使鋁板作為幕牆材料被廣泛應用,那種廉價的感覺依然揮之不去。隨著鋁鑄技術的進步,我們最早注意到的作品是村野藤吾設計的「千代田生命總部大樓」(千代田生命本社ビル,《新建築》1966年08月号」)的外牆包覆。


這種材料屬於鑄件,表面可以任意加工,並具有一定的重量感,增添了材料的情感。然而,即便如此,這些表面被刻意模仿成石材的鋁鑄件,仍然遠離鋁材固有的輕盈、冷冽和硬質感。


從這個角度看鋁與建築的關係,或許有點奇怪,但我認為鋁材以其原本輕薄的特性正式登上建築設計的舞台,伊東先生應該是先驅。


這與從重厚長大到輕薄短小的社會變遷重疊,使人產生一種奇妙的親近感。最初提到的「鋁之家」具有理性化的平面形狀,內部鋪設的護牆板與其相呼應,表現為一種鋁板的橫向覆蓋。因此,我認為在這裡使用的「鋁」一詞僅具有物理上的意義。


從「中野本町之家」(《新建築》1976年11月号)到「笠間之家」(《新建築》1982年04月号),伊東先生在混凝土的可塑性中,追求流動的透明質感,這段漫長的路途中遇到了各種矛盾和對立,他選擇了鋁作為表皮材料,並使用沖孔鋁板,但這與「鋁之家」並無直接關聯。


甚至不必看他在「風的變樣體」(〈風の変様体〉,《SD》1986年09月号)這個莫名其妙的標題下的文章,也能明瞭這一點。從「銀色小屋」(《新建築》1985年01月号)到「風之塔」(《新建築》1987年02月号)的幾個項目,鋁和沖孔金屬只是他在各種戲劇化演出中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鋁材從原本的模樣再次變樣,回歸到他的建築行旅中。這一過程中的材料變化,一言以蔽之,這是從原始到精緻,或者說,從具象到抽象。


當他提到「半透明的皮膜」(半透明な皮膜)、「如衣物般」(衣服のように),甚至「像一片輕薄的衣料」(切り取られた一枚の軽い衣のように)時,這些都是遠離現實的感覺和夢的世界。因此,他將這個終章與短暫的烏托邦連結在一起。裝置或設置這些詞語,與機關、戲法相連,並不屬於現實世界,原本就是虛與實相對應的詞語。當然,虛是無法離開實而存在的。文學以虛說實,而建築則必須以實述虛。



伊東豊雄具備獨特的資質和豐富的感性,他不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通過作品和華麗的修辭喚起人們的想像,但若無現實(或現實感)作為對比,這只是裝置和機關。質感是現實的證明。因此,我認為他對鋁材的執著,是在探索作為現實的半透明皮膜。


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堅實的起點可以回歸,他的自宅「銀白小屋」就是這個起點。伊東先生何時才能在他的手中牢牢抓住那傳說中的幻衣——沙圖什(shahtoosh)呢?■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Dennis Scott Brown in conversation with Enrique Walker, Philadelphia, 10/29, 2013, updated June 2018

《自らつくり続ける仕事場》, from 《新建築》2020年07月号 p.78, written by 長坂常

《荒ぶる好奇心の先に》, from 《住宅特集》2017年08月号 p.30 , written by 中川エリ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