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建築印象記—長谷川逸子—開かれた建築を求めて》, from 《別冊新建築》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1988年 p.76, written by 長谷川逸子

《私の建築印象記—長谷川逸子—開かれた建築を求めて》, from 《別冊新建築》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1988年 p.76, written by 長谷川逸子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別冊新建築 1988年 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Shinkenchiku Special Issues 1988),版權歸屬:© Shinkenchiku-Sha Co., Ltd./附圖:© 別冊新建築 1988年 日本現代建築家シリーズ⑫ PMTビル——名古屋/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


尋求開放的建築

我的建築印象記——長谷川逸子(建築計畫工房)


由於「PMT大樓——名古屋」(《新建築》1978年06月号)竣工後不久我就參觀過,因此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想起了當時的情景。我對內部那寬敞而空曠的空間印象深刻,裡面擺放著麥金托什風格的家具,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然而,作為引起話題的立面建築,我卻沒有清晰地記住它的正面。


我記得當時從計程車上下來,站在道路的對面觀察。由於道路寬50米,四五層樓的建築街景顯得模糊,PMT大樓被吞沒在空曠的風景中。即使站在近處仰望,我也記得很難看清它的外觀。是那個城市環境的緣故,還是由於立面上的鋁合金曲面設計,我不得而知,但這段記憶依然模糊。


然而,最近重新翻閱建築雜誌時,我發現儘管當時沒看清實物,但那張強烈強調如同一片鋁板飄揚的照片卻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在現實中看起來空洞的東西,通過照片視角的扭曲和誇張表現,會轉化為強烈的主張,這種現象時常出現。


重新閱讀伊東先生的文章「關於薄立面」(薄いファサードについて),他將空虛感與城市感覺聯繫起來。「如果這種空虛感源於立面的平板,那麼我的意圖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因為如同一片紙的薄度,正是我對現實城市中存在感稀薄的感受。」(その空虚さがもしファサードの平板さに由来するものであるなら、私の意図はある程度達せられたように思う。たわめられた一枚の紙のような薄さは私が現実の都市に感じる存在の希薄さにほかならないからである。)


在達到這座建築之前,伊東先生設計了封閉、密室化空間強烈的「中野本町之家」(《新建築》1976年11月号),擁有連續抽象現代韻味的「上和田之家」(《新建築》1977年06月号),以及前不久在文章「於柯比意和羅伯特·范裘利交錯之地建築的成立」(〈コルビュジエとヴェンチューリの交錯する地点に今日ひとつの建築が成立する〉,《建築文化》1978年03月号)中展現出後現代運動的「D酒店」(《新建築》1978年03月号)等,這些作品都以「內部」為主題。但是,PMT大樓與這些作品並非不連貫。


通常,立面建築作為正面的意義很強,其外觀與內部是獨立的,僅留下立面的主張,內部則顯得空洞。然而,PMT大樓被認為是這種立面建築,儘管我當時參觀時不甚明確,但更被其內部的開放性吸引。這或許是因為我關注伊東先生一直以來主張的建築是內部空間的理念。立面的曲面與「中野本町之家」的大型弧形白牆以及「D酒店」的天花板曲面相似,內部的連續性被延續到正面。


實際上,這座建築的內部包含了柯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麥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路斯(Adolf Loos, 1870-1933)和瓦格納(Otto Wagner, 1841-1918)的引用,伊東先生的曲面立面也被編織其中。這種多樣性的展開,與此前通過軸線、對稱性和裝飾性創造的閉合濃密空間完全不同,指向「開放建築」(開かれた建築)。這座建築中包含了打破內外對立的思考。例如,裝飾性或手工製作等被現代主義排除的元素,試圖通過後現代建築來尋找這些對立概念。然而,這些元素在當前混沌時代的建築中,並不能成為主要因素。我認為,這座建築中甚至隱藏著擺脫二元論的意圖。


隨後,伊東先生在「游牧餐廳」(レストラン・ノマド,《新建築》1986年10月号)和「銀色小屋」(シルバーハット,《新建築》1985年01月号)中進一步模糊了內外的界限,使這種對立變得幾乎不可見。我認為,這些作品顯然是向最近的建築風格轉變的橋樑。以「銀色小屋」為跳板,伊東先生現在開始展開新的「開放建築」視野。


這二十年來,我也一直在設計住宅,接觸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著社會和生活的變遷。例如,幾年前閱讀了今西錦司的《超越達爾文》,才意識到自己對生物和自然有著相當固定的觀念。無論是實際飛行的月球著陸船,還是能夠詳細捕捉地球的LandSat衛星影像,或者是NHK《地球大紀行》開闢的宇宙視野,這些都發生在過去10年或20年間。我們這一代人,正是在這個逐漸開放的地球中,面對價值觀轉變的時代,通過建築這一課題與之對話。我認為,我們正在進行現實中開放而未完成的嘗試。


如何與這樣的現實建立關係,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建築應運而生。顯然,伊東先生和我在面對現實的距離上存在著差異。尤其是最近了解到伊東先生試圖通過時代感覺來考慮建築,捕捉到風俗、時尚、以及吃喝睡等具體行為時,能看到都市生活比以往更加自由地展開,但建築的意義卻在稀薄化。建築本身無法從中脫身並閉塞不前,這使得他越發想要突破現狀,向新的方向飛躍。■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Dennis Scott Brown in conversation with Enrique Walker, Philadelphia, 10/29, 2013, updated June 2018

《自らつくり続ける仕事場》, from 《新建築》2020年07月号 p.78, written by 長坂常

《荒ぶる好奇心の先に》, from 《住宅特集》2017年08月号 p.30 , written by 中川エリ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