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の自然>としての建築》, from 《新建築》 1989年 9月号 p.202, written by 長谷川逸子

《<第二の自然>としての建築》, from 《新建築》 1989年 9月号 p.202, written by 長谷川逸子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住宅特集 1989年9月号 (Shinkenchiku 09/1989),版權歸屬:© Shinkenchiku-Sha Co., Ltd./附圖:© 2024 Itsuko Hasegawa Atelier /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 )


作為「第二自然」的建築

長谷川逸子


去年春天,我應邀前往英國格拉斯哥,指導碩士班學生的工作坊。課程結束後,我到北部旅行,享受清爽的春風,並參觀了許多中世紀的石城遺跡。那些連綿的丘陵是牧場地帶,遍佈牧草和石山。遺跡的牆石正如同重歸石山般逐漸崩塌,這讓我想起日本傳統建築的土牆和瓦片也會歸於土壤。這些由當地自然材料組成的建築,成為當地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並與土地的歷史、風土以及時間緊密相連。當我看到由當地石材建造、並在數世紀後成為「第二自然」的歐洲城市景觀時,令我再次思考「第二自然作為建築」這一主題與歷史和風土的關聯。

17世紀的歐洲遭遇了史上最糟糕的惡劣天氣,飢荒與瘟疫大流行,再加上戰火和巫婆狩獵的血腥場面,人們不得不接受並認可某種普遍的共存形式,這也催生了現代原則。隨著人們逐漸遠離土地,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北歐的石城也走向衰落。人們割捨了根植於大地的空間與情感世界,追求理性主義精神。這種近代精神在日本特別明顯,與基督教文明脫離,作為科學技術的基礎被引入,並與生產力的提高相關,最終形成物質文明。

在大量生產的社會中,我們的生活因不斷產生的新物品而變化,細微的差異逐漸消失,建築和城市變得同質化。隨著人們失去與大地連結的感覺,逐漸關注自然,以非近代的視角意識到人類也只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在這種新的認識中,物品並非獨立存在,而是自然和宇宙的一部分現象。

這些年來,我在建築實踐中提出了「第二自然作為建築」的概念。這不再是僅僅依靠理性建構,並與其他物質存在區分開來的建築,而是依據應共生的自然系統的樣貌來描述和理解的建築。這包括豐富而半透明的情感世界、自然編織的舒適空間,以及為聆聽宇宙神秘韻律而設的裝置等,這些都將展現一個充滿新自然的景象。

「湘南台文化中心」是藤澤市通過公開提案競賽中選出的最佳方案,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建設。其第一期工程,包括兒童館和公民館部分,已於今年七月開放。該建築位於小田急線湘南台站附近,背靠湘南台公園,周邊逐漸城市化。

這個建築的地上部分以一組象徵性設施為特徵。我希望給它賦予未來感和宇宙感,設計了四個球體,包括宇宙儀(劇場)、地球儀(天文館)、月球儀(大氣測定室)和廣播穹頂(無線室)。還有一群2.8米×2.8米的屋頂,像花瓣一樣開展,林立成森林般的景象。地球儀底部湧出水流,匯成池塘,廣場上設有沖孔金屬的遮陽棚、鑲嵌彩色玻璃的涼亭、機械時鐘等裝置。屋頂設有步道,周圍種植約200種植物,打造一個四季變化的空中花園。外觀採用泥牆風格,柱狀結構的隨機抹灰,並進行多種色調的刻痕處理,營造出自然豐富的景象。

此外,約70%的建築體量被埋入地下,整體構思以「甲板上的小宇宙」為主題進行結構設計。由於功能性要求較大,部分需要建築處理的部分被埋入地下,使其內部更具特色和濃厚的氛圍。四面被道路包圍的公共建築,其外牆表現需超越內部的必要性。建築的地下部分不僅解決了大量土方和結構問題,還在計劃上實現了內部功能的靈活應用。

這樣的地下空間與地上的差異化設計,並與第二地表的下沉花園連接,使其內含一種被大地包裹的感覺。這種花園思想結合了人工與自然的調和,以描繪宇宙縮影為視角,旨在實現高技術要求的地下建築和花園思想的結合。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Dennis Scott Brown in conversation with Enrique Walker, Philadelphia, 10/29, 2013, updated June 2018

《自らつくり続ける仕事場》, from 《新建築》2020年07月号 p.78, written by 長坂常

《荒ぶる好奇心の先に》, from 《住宅特集》2017年08月号 p.30 , written by 中川エリ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