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黒の回帰>——都市の内側における都市の表徵》, from 《新建築》 1975年 8月号 p.188, written by 伊東豊雄

《<黒の回帰>——都市の内側における都市の表徵》, from 《新建築》 1975年 8月号 p.188, written by 伊東豊雄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於新建築 1975年8月号 (Shinkenchiku 08/1975),版權歸屬:© Shinkenchiku-Sha Co., Ltd./附圖:©新建築 1975年8月号 /本翻譯為自行完成,僅供學術研究和非商業用途使用。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敬請見諒。翻譯:陳冠宏/校稿:徐榕聲/翻譯協助:ChatGPT 智慧之光)



黑色的回歸——都市內部的都市象徵

伊東豊雄

在像東京這樣的都市中,擁擠的人群所散發的氣息和體溫如巨大的烏雲般籠罩,即使在我們唯一能夠從緊張中解脫並獲得安息的居所內,也會留下沉重的壓力。


大約三年前,我在參加本刊的住宅設計比賽時,提交了一個名為「孤的餘白」(孤の余白)的設計方案,並附上了以下的意圖來表達這種狀況:

「僅僅在這種情況周圍築起圍牆是不夠的。

那裡還殘留著溫暖的人的味道,所以我覺得不安全。

無論人們如何互相看著對方並試圖大笑,笑聲聽起來都是空洞的,恐懼隨之而來。剎那間,人們都笑了出來。」

在這個設計方案中,我以「替孤獨構築一座光之塔」作為主題,在此次的設計中,建於已被稱為都心的櫻上水,面對嚴峻的地形條件,居住空間內部的都市不安成為主題。當你打開對稱的正面中央的一扇門,看到的是一個被白色包圍的無機質空間,正對面的樓梯裂縫,浸浴在上方自然光中。這些外牆是黑色的,嚴格來說是無光澤的深灰色,從側面繞到背面,悄悄潛入內部,如同克萊因瓶一樣,這黑色沿著樓梯的牆壁再次在白色內部打開一個破口。這種景象就像一個試圖逃離都市追捕的男子,剛找到藏身處,在他試圖隱藏的瞬間,突然發現胸前對準著一把黯然發亮的槍口,體會到那緊張的一刻。


這層覆蓋外皮的黑色,無疑是都市的表象。然而,這並不是一種鮮豔的天鵝絨黑色,而是一種在城市陽光下時而乾燥淡雅,時而沉靜濃郁,無限擴展中難以捉摸的黑色。無論我們如何用牆壁圍繞,這種都市的象徵都會立即回歸內部。

就像沒有正確瞄準自己的槍口幾乎不能成為武器一樣,在櫻上水的情況下,這扇門和樓梯只有在中心軸線上精確對齊,才能維持空間的緊張感。通過這樣一條軸線作為媒介,我依然固執於空間正面性的問題。

上圖:千瀧山莊(千ヶ滝的山莊) ,來源:SAKAUSHI LAB 東京理科大学

在「千瀧山莊(千ヶ滝的山莊)」(《建築文化》1974年6月號)中,我同樣以軸線為主題,設計了一座約20米長的木造橋,並在軸線上配置了一片白色的正面牆。在被茂密植物環繞的自然環境中,這片白牆映照著從上方縫隙透射進來的光線,並被周圍深綠色的植物淡淡染色。此外,夜間則反映出壁爐火焰的搖曳。也就是說,我試圖通過這個屏幕抽象並再現自然的各種表情,並與原始自然進行對比,以突顯正面性的意義。


上圖:黑的回歸、千瀧山莊、鋁之家,來源:《新建築》 1975年 8月号


如果說輕井澤的正面性是「自然內部的自然表徵」,那麼櫻上水的正面性可以稱之為「都市內部的都市表徵」。

在櫻上水住宅還在施工階段時,業主告訴我,他在爬上剛被塗成黑色的樓梯時,感覺自己彷彿被「拋向外界(都市)」。在五月剛搬入時,當打開正面的門時,他看到隔壁鄰居的柿子樹像是一幅被「黑色框架」包裹的版畫般的都市風景。再舉個例子,最近我和一起設計這棟房子的夥伴們被邀請到這裡吃飯,在白色的客廳裡飲酒聊天直到天亮。快到黎明時,我無意間抬頭看向縫隙,發現本是漆黑的天空變成了帶紫色調的深藍,並隨著時間逐漸變得透明。我們不由自主地停止了交談,和業主面面相覷。這時,我們在輕微的疲憊中看見的,是一片確實的東京天空的斷片,它正響應著即將再次響起的都市喧囂。


當我們完全沉浸在都市那巨大且茫然的擴展空間時,這空間幾乎難以捉摸。我們只有在某些瞬間,才能將這茫然的空間抽象為固定的現象片段。然而,為了捕捉這些瞬間,我們需要從這擴展的空間中隔絕出來。這隔絕的空間應該要是同質的,哪怕再小也無妨,當我們再次從這空間望向無盡的擴展時,都市將以片段的形式顯現其表徵。我在最初的作品「鋁之家」(《新建築》1971年10月)中也選擇了這樣的主題。


然而,在空間和結構上應該成為中心的兩根柱子,最初的設想是將它們埋入從上方引入的光域中,但過度延伸的兩根柱子和外牆使用的鋁材質,使得對空間外側的表現過於強調。在這次的櫻上水空間中,表現集中於內部的結果,讓我感覺到與住戶之間的交流得到了重要的線索。

在約25平方米的白色客廳空間內,中央門面和正面的樓梯作為對應的外部元素夾雜其中,階梯兩側的兩扇門及通風用的小開口等元素儘量消除建築細節及材質的氣息,試圖創造一個僅以牆面陰影表現的無機質空間。餐桌、沙發床、鞋櫃等家具皆由直線構成,並以白色塗裝呈現,這種空間的無化與抽象化意向讓人想起1972年威尼斯雙年展上漢斯·霍萊因(Hans Hollein, 1934-2014)展示的「普通物件組成的房間」(Work and Behavior, Life and Death, Everyday Situations, 1972)。在那白色長方體空間內,床、桌椅等白色瓷磚貼面的物件彷彿是原始的形象。這裡構築了排除物質存在感及人類接觸的冷峻虛構,暗示著「作品與行為一生與死一日常性」的主題,但其中唯一的一件物件上,刻有如血滴般的紅色印記,令人印象深刻。


上圖:「普通物件組成的房間」漢斯·霍萊因/黑的回歸,鞋櫃和桌子之間的電視,來源:《新建築》 1975年 8月号

上圖:「普通物件組成的房間」Work and Behavior, Life and Death, Everyday Situations, Hans Hollein,來源:Tumblr



雖然對這個空間進行語義上的解釋,或展開與死亡相關的意象確實引人入勝,但對我來說,更關注的是霍萊因的尖鋭觀念投影在展示前提下的物件空間,與「黑的回歸」作為一個四口之家居住空間的兩種空間面貌的差異。儘管有強烈的觀念衝動想要建構非日常的虛構,但在現實的居住空間中,最想消除的日常性表現不得不以保持日常功能的方式呈現,這種矛盾帶來了一種無奈。例如,在表現一扇門時,試圖消除門的材質感和形態的具象性,使其成為僅能感知到符號的物件,但現實中卻無法消除其作為開關裝置的功能,不僅如此,還需技術上精心考量,以確保其優秀性能,這種表現過程中的煩躁情緒亦是難以避免的。

當然,對於這些背理的表現,不得不意識到觀念的淡化,但同時也期待著在建築這一領域中發現內含的矛盾,並從這些矛盾中發現悖論性的意義。對我來說,比起表現的透明性,更能感受到設計行為的現實性,是接受這種令人無奈的情感。

順便一提,在這個客廳中,通常會有一台混在白色家具中的電視機。這台電視機是街上電器行中常見的設計過於繁複的高腳型產品,只展現其具體物體的存在感,讓人覺得在這個空間中有些格格不入。起初,這種違和感讓我很在意,但隨著我多次造訪,這個物體逐漸讓我感受到一種妙不可言的幽默感。因為,這台電視機就像霍萊因的物件中流淌的一條血液象徵著虛構中的生或死一樣,作為現實都市中夾雜物的表徵,它無可避免地侵入了虛構的內部。

雖然餐桌和床等古老簡單功能的家具,設計簡約樸素,似乎讓人回到原始時代,但它們實際上是小城市的家具工廠製作的單品;而現代象徵的資訊媒體——電視機,雖然設計繁複,但卻是大廠商生產的最新產品。在這裡,我們遇到了形態與功能相關的現代設計基本原則的顛倒事實。然而,日本知名廠商提供的住宅和家電產品大多只是表面上添加了豐富的元素,使得在這些充滿附加物的空間和設備中,很少意識到這種顛倒現象。


上圖:夜之教堂 Sky Cathedral, Louise Nevelson, 1958,來源:《新建築》 1975年 8月号

上圖:Sky Cathedral, Louise Nevelson, 1958 來源:MoMA

當我想像被夾雜物充滿的都市空間時,腦海中立刻浮現出路易斯·奈佛遜(Louise Nevelson, 1899-1988)的一系列物件。比如,「夜之教堂」(Sky Cathedral, 1958)這件作品,將多個木箱隨意堆疊,每個箱子裡塞滿了現成的木製家具等碎片。桌面和桌腳、樓梯扶手和椅背等部件,與箱子一起被塗成黑色。據說,這位生於1900年的老太太的紐約住處也被這些木箱等物品填滿。這些塞滿黑色生活用具碎片的木箱,代表了我們眼前充滿附加物的都市住宅單元。這些物件可以無限堆疊,讓人不禁聯想到都市空間的擴展。如果這些黑色物件成為一面巨大牆壁,任何人都會感覺被這面牆吸引,令人不寒而慄。在那一刻,我們已經被巨大系統的機制空間所包圍,那裡物件的具體形態意義消失了,只有濃度、連續性和層次這些相對關係概念才被關注。這種不安感,也許源自我們的日常生活只是依賴這些黑色木箱上的關係概念來維持。


讓我們將奈佛遜物件上的單色黑與櫻上水外牆的黑色重疊。我在這棟小住宅中的試圖,就是去除她物件中的雜物,將其內部塗成純白。從這個白色空間向外看時,周圍的黑色才會在與白色的對比中被認識。

這樣的均質白色空間,像宇宙中的星塵一樣點綴在都市內部,探索彼此的距離。我經常想像這種畫面。雖然這個畫面可能有一天會被視覺化,但現在它只存在於我的想像中,這種拼貼對我來說無非是一種「持續的紀念碑」。


上圖:黑的回歸,伊東豊雄,1975,來源:《新建築》 1975年 8月号

留言

其他熱門筆記

Dennis Scott Brown in conversation with Enrique Walker, Philadelphia, 10/29, 2013, updated June 2018

《自らつくり続ける仕事場》, from 《新建築》2020年07月号 p.78, written by 長坂常

《荒ぶる好奇心の先に》, from 《住宅特集》2017年08月号 p.30 , written by 中川エリカ